大学课程:回顾、反思与视角转换

被引:26
作者
谢冉
机构
[1] 上海电力学院发展规划处
关键词
大学课程; 回顾; 反思; 本质功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42.3 [课程];
学科分类号
040102 ;
摘要
"大学课程是什么"的问题是大学课程研究的起点,决定着大学课程研究的取向。我国研究者对于大学课程的界定有计划方案说、科目总和说、系统体系说、经验进程说、实践说与文化说等几种视角。这几种视角属于"现象集合与归纳分类"的定义方式,具有无法穷尽大学课程现象,存在着定义之间的相互矛盾性,体现着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等特点,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对大学课程本质的认识。从"本质功能"的方式对大学课程进行界定,大学课程是不同个体在大学场域中发生的个体总体生成的动态过程。这种本质功能的界定方式具有意义性、整体性和反思性等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18+111 +11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1]   教学管理与文化 [J].
张楚廷 .
湖南商学院学报, 2011, (03) :50-54
[2]   大学课程理解——从实践出发的理论探讨 [J].
朱晓刚 .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0, 30 (15) :52-54
[3]   重建大学本科课程观——基于从实践出发的理论探视 [J].
朱晓刚 .
江西教育科研, 2007, (12) :42-44
[4]   高校课程建设刍议 [J].
吴泠 .
江苏高教, 2005, (03) :59-61
[5]   大学课程实践的三种水平 [J].
叶信治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 (04) :125-130
[6]   论“一主多元”的大学课程生成机制 [J].
彭波 ;
胡弼成 .
现代大学教育, 2004, (02) :33-36
[7]   知识与教化:课程知识观的重建 [J].
郭晓明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3, (02) :11-18+41
[8]   大学课程的“实践观点” [J].
叶信治 .
江苏高教, 2003, (01) :33-37
[9]   高等学校本科课程编制的层次问题 [J].
王伟廉 .
高等教育研究 , 2002, (05) :64-68
[10]   大学课程的文化选择 [J].
王良志 .
江苏高教, 1995, (04) :5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