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研究:回顾、比较与展望

被引:44
作者
王雪 [1 ,2 ]
何海燕 [3 ]
栗苹 [4 ]
张磊 [5 ]
机构
[1] 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办公室
[2] 北京理工大学社会科学院
[3] 北京理工大学国防科技创新与教育发展战略研究中心
[4] 北京理工大学教务部
[5] 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人才培养; 国际对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P18-4 []; G642 [教学理论、教学法];
学科分类号
081104 ; 0812 ; 0835 ; 1405 ; 040102 ;
摘要
人工智能技术的第三次快速发展牵动了全球范围内的科技和人才竞争,面向智能时代的人才需求,我国高校亟待教育创新。本文以人工智能领域的国内外学术论文、研究报告、政策文件、会议资料和实践案例为基础,构建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研究的九维分析框架,从人才培养动因、人才培养主体、人才培养层次、人才培养情景和人才培养逻辑等维度进行系统梳理和对比分析,确定人才培养逻辑为该框架的核心维度,且框架中各维度之间存在非线性因果关系。对比中美两国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在内容、视角和方法等方面的异同,获得了经验与启示,并提出未来研究展望。
引用
收藏
页码:42 / 51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44 条
[1]   引领新工科的人才培养实践——以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例 [J].
李阳阳 ;
张丹 ;
冯婕 ;
焦李成 ;
缑水平 ;
尚荣华 .
教育教学论坛, 2019, (17) :29-30
[2]   我国高校“人工智能热”:缘起、影响与应对 [J].
方兵 .
现代教育技术, 2019, (04) :33-39
[3]   人工智能创新与中国高等教育应对(下) [J].
刘进 ;
吕文晶 .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9, (02) :62-72
[4]   “人工智能+工程实践”的综合创新训练教学研究 [J].
孙治博 ;
史成坤 ;
耿向伟 ;
李梓源 ;
付博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32 (06) :148-151
[5]   人工智能时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升级表征与发展路径 [J].
姚玲 .
职教论坛, 2019, (02) :22-27
[6]   面对人工智能挑战 人才培养的下一步该如何走 [J].
郑南宁 .
中国大学教学, 2019, (02) :9-13+8
[7]   人工智能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思考:厘清内涵、促进交叉、赋能应用 [J].
吴飞 ;
杨洋 ;
何钦铭 .
中国大学教学, 2019, (02) :14-19
[8]   新工科背景下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培养的认识与思考 [J].
黄河燕 .
中国大学教学, 2019, (02) :20-25
[9]   交叉会聚推动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 [J].
吴朝晖 .
中国大学教学, 2019, (02) :4-8
[10]   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如何助推人工智能发展 [J].
鞠光宇 ;
马陆亭 .
中国高校科技, 2019, (Z1)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