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3 条
试论智能算法主体化
被引:17
作者:
邹开亮
刘祖兵
机构:
[1] 华东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关键词:
ChatGPT;
智能算法;
主体资格;
责任能力;
增进式;
伦理审查;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P18 [人工智能理论];
D913 [民法];
B82-05 [伦理学与其他科学的关系];
学科分类号:
081104 ;
0812 ;
0835 ;
1405 ;
030105 ;
01 ;
0101 ;
摘要:
数字文明社会孕育着智能算法主体化的现实需要,ChatGPT的问世尤其强化了这种需要。主流观点对智能算法主体化或限制或否定,其目的在于维护基于康德人类中心主义哲学建立的现代法律制度,但已难以满足当下社会关系复杂化和多元化的现实要求。现有法律制度剥夺智能算法的责任能力和歧视智能算法,对此,应当建立智能算法责任能力保障制度。因为深度学习能力使智能算法具有认知能力和朦胧的独立意识,而法律须具备前瞻性,应当将智能算法视为法学领域之延伸和规则外化,构建“增进式”的智能算法法律人格授予机制,实施常规动态管理。主体资格之实质审查当以伦理审查为重点,以“五大原则”为纲领,构建系统化的伦理审查机制,实现道德施治常态化。
引用
收藏
页码:63 / 75
页数:13
相关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