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工智能算法的知识产权保护

被引:30
作者
王德夫
机构
[1] 武汉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人工智能算法; 通用算法; 应用算法; 知识产权; 专利; 著作权; 商业秘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3.4 [知识产权];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人工智能算法具备高度的技术价值和保密属性,将其纳入知识产权客体范畴,可以促进相关知识信息的开放与传播,有助于促进我国相关技术进步与产业发展。我国现行《专利审查指南》将涉及人工智能等技术前沿领域的"算法特征"纳入专利保护范畴,但缺乏对人工智能算法技术和法律描述,也未明确规定相关对象的可专利性规则。对此,应从技术角度将人工智能算法进一步细分为底层通用算法和上层应用算法,并根据二者不同的技术属性,分别设计知识产权保护方法。对专注于解决"如何模拟智能"这一技术问题的通用算法,应利用专利制度促进相关技术研发和信息交流。应用算法在"如何使用智能"方面的创新性较强但技术性较弱,可以综合运用包括专利、著作权、商业秘密在内的多样化制度工具对其进行保护,同时应注意保护的方式与尺度,避免过度保护。
引用
收藏
页码:50 / 70
页数:21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2]   人工智能算法可专利性研究 [J].
王翀 .
政治与法律, 2020, (11) :125-135
[3]   人工智能算法可专利性探析——从知识生产角度区分抽象概念与具体应用 [J].
狄晓斐 .
知识产权, 2020, (06) :81-96
[4]   从专用人工智能迈向通用人工智能 [J].
马化腾 .
中国科技产业, 2019, (09) :9-9
[5]   人工智能算法发明可专利性问题研究 [J].
刘强 .
时代法学, 2019, 17 (04) :17-26
[6]   人工智能生成发明的专利法之问 [J].
吴汉东 .
当代法学, 2019, 33 (04) :24-38
[7]   试论算法的法律保护模式 [J].
孙建丽 .
电子知识产权, 2019, (06) :39-47
[8]   定价算法在网络交易中的反垄断法律规制 [J].
施春风 .
河北法学, 2018, 36 (11) :111-119
[9]   人工智能的法律挑战:应该从哪里开始? [J].
陈景辉 .
比较法研究, 2018, (05) :136-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