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师科研评价的目的、方法、程序对创新行为的影响——基于对C9高校部分理工领域的调查

被引:6
作者
董彦邦
刘莉
机构
[1] 上海交通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
评价目的; 评价方法; 评价程序; 创新行为; 创新动机;
D O I
10.13580/j.cnki.fstc.2021.01.005
中图分类号
G645.1 [];
学科分类号
040106 ;
摘要
大学教师科研评价制度扮演了激励和规范教师创新行为的角色,与大学的原始创新能力密切相关。通过对C9高校部分理工领域教师的问卷调查,分析了科研评价的目的和方法、程序对大学教师科研创新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形成性评价目的和评价程序民主对大学教师主动性科研创新行为会产生积极影响,挑战性科研创新动机起到了中介作用;同行评价方法通过挑战性创新动机的间接作用对大学教师主动性科研创新行为产生积极影响;终结性评价目的通过补偿性创新动机的间接作用对大学教师被动性科研创新行为产生积极影响。建议大学应切实改革评价导向,建立以形成性评价为主、终结性评价为辅的评价体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性,保障其在教师评价中的话语权;建立以小同行为主的同行评价主体结构,保障评价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引用
收藏
页码:24 / 34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36 条
[1]  
基于心理资本视角的高校教师工作绩效影响机制研究.[D].陈威燕.中国矿业大学.2016, 02
[2]  
新生代员工参与对其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D].杨景风.辽宁大学.2018, 01
[3]   人才头衔能否提升科技人才职业成就动机——来自我国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证据 [J].
王立剑 ;
代秀亮 ;
金蕾 ;
刘青 .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0, 37 (04) :153-160
[4]   中国顶尖大学离世界一流大学师资水平有多远? [J].
叶前林 .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9, 37 (02) :7-11
[5]   学术职业压力与教师行动取向的制度效应 [J].
阎光才 .
高等教育研究, 2018, 39 (11) :45-55
[6]   高校科研人员组织学习能力对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基于COR视角 [J].
邢楠楠 ;
田梦 .
经济与管理评论, 2018, 34 (06) :86-94
[7]   科研量化评估的历史建构及其对大学教师学术工作的影响 [J].
沈文钦 ;
毛丹 ;
蔺亚琼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05) :33-42
[8]   科研评价:中国一流大学重大原创性成果产出少的瓶颈因素——基于国内外精英科学家的调查结果 [J].
刘莉 ;
董彦邦 ;
朱莉 ;
张梦琪 ;
刘念才 .
高等教育研究, 2018, (08) :23-31
[9]   现实与理想:目标群体认同视角下的高校科研评价制度 [J].
刘莉 ;
季子楹 .
高等教育研究, 2018, 39 (03) :37-44
[10]   高校绩效评价取向对科研人才创新行为的影响 [J].
姜农娟 ;
刘娜 .
科技管理研究, 2018, 38 (06) :118-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