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研人员的国际流动趋势研究

被引:14
作者
李子璇
杨波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关键词
中国科研人员; 流动趋势; 科研履历; 科学文献;
D O I
10.13266/j.issn.0252-3116.2021.16.003
中图分类号
G316 [科学工作者];
学科分类号
1201 ; 1204 ;
摘要
[目的/意义]在规范化和重构中国科研人员ORCID履历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中国科研人员的国际流动趋势及特点,为国家人才政策的制订提供实证依据。[方法/过程]充分利用科学文献的作者关联信息,采用数据挖掘方法实现中国科研人员个人履历的重构,并从地理区域分布、流动模式、时间趋势和流动效益等视角,深入地讨论他们的国际流动趋势。[结果/结论]随着中国科技创新水平的提升,中国人才流动模式逐渐呈现多元化趋势。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形成人才环流态势,近5年人才回流趋势显著,中国迎来留学生回国就业的高潮。但整体上看,中国人才流失的现象依然严重,对优质人才的吸引力较弱,主要表现为中国科研人员的引进和流失数量失衡,人才内外交流的质量存在一定提升空间。
引用
收藏
页码:25 / 3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1]   中国科技人才国际流动现状、问题及启示 [J].
高懿 .
科技中国, 2020, (12) :1-6
[2]   职业流动提升了科学家的科研生产力吗? [J].
黄海刚 ;
连洁 .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20, 41 (05) :127-135
[3]   构建全球人才流动与集聚的新范式 [J].
姜乾之 .
探索与争鸣, 2020, (05) :142-148+160
[4]   全球留学生留学网络时空演化及其影响因素 [J].
侯纯光 ;
杜德斌 ;
刘承良 ;
桂钦昌 ;
刘树峰 ;
覃雄合 .
地理学报, 2020, 75 (04) :681-694
[5]   科研人员的流动模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J].
魏春丽 ;
赵镇岳 ;
艾文华 ;
李江 .
图书情报知识, 2020, (02) :16-23
[6]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或地区人才流动网络结构演化 [J].
侯纯光 ;
杜德斌 ;
段德忠 ;
桂钦昌 ;
焦美琪 .
地理科学, 2019, 39 (11) :1711-1718
[7]   国外高层次人才国际流动趋势及启示 [J].
熊缨 ;
唐志敏 .
中国人事科学, 2018, (Z1) :60-64
[8]   中国“工科类”大学教师的流动——一项大数据分析 [J].
吕文晶 ;
刘进 .
技术经济, 2018, (01) :44-49
[9]   从人才流失到人才环流:国际高水平人才流动的转换 [J].
黄海刚 .
高等教育研究, 2017, 38 (01) :90-97+104
[10]   基于履历数据的海外华人高层次科技人才流动研究:社会网络分析视角 [J].
田瑞强 ;
姚长青 ;
潘云涛 ;
袁军鹏 .
图书情报工作, 2014, (19) :9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