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书规定的法理考察

被引:68
作者
陈兴良
机构
[1] 北京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但书规定; 犯罪概念; 醉驾入罪;
D O I
10.16094/j.cnki.1005-0221.2014.04.006
中图分类号
D914 [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030609 ;
摘要
司法解释和司法个案认为可以援引但书规定作为个罪的出罪事由,但这种但书规定的司法适用状况与立法逻辑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在我国入罪容易出罪难的特定背景下,但书规定的善意滥用为司法机关极为困难的出罪提供了某种法律支撑。然而,将但书规定作为出罪的总括性根据,存在着遮蔽通过对构成要件、违法性和有责性的犯罪成立条件进行法理解释而形成开放性出罪事由之弊。尤其是,滥用但书规定作为出罪根据的做法背后,隐藏着"出罪须有法律根据"这样一种思想,这是建立在对罪刑法定原则误解的基础之上的。因此,对于但书规定的功能和性质不能简单地肯定或者否定,而是应当作客观公正的评价。
引用
收藏
页码:49 / 64+177 +177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应否允许抽象危险犯反证问题研究 [J].
付立庆 .
法商研究, 2013, 30 (06) :76-84
[2]   论刑法第13条功能定位——兼论(醉酒型)危险驾驶罪应一律入刑 [J].
殷磊 .
政治与法律, 2012, (02) :132-139
[3]   “但书”是对抽象危险犯进行适用性限制的唯一根据 [J].
谢杰 .
法学, 2011, (07) :26-33
[4]   《刑法修正案(八)》解读(二) [J].
黄太云 .
人民检察, 2011, (07) :49-63
[5]   关于刑法情节显著轻微规定的思考 [J].
王尚新 .
法学研究, 2001, (05) :19-26
[6]   我国刑法中犯罪概念的定量因素 [J].
储槐植 .
法学研究, 1988, (02) :26-31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条文说明、立法理由及相关规定[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刑法室, 2011
[8]  
“醉驾入刑”专家谈[M]. 法律出版社 , 赵秉志, 2011
[9]  
刑法学[M]. 法律出版社 , 张明楷, 2011
[10]  
出罪事由的体系和理论[M].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方鹏,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