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书”是对抽象危险犯进行适用性限制的唯一根据

被引:43
作者
谢杰
机构
[1] 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检察院
关键词
抽象危险犯; 构成要件; 犯罪构成; 刑法规范; 危险驾驶罪; 醉酒驾驶机动车; 社会危害性; 但书; 限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14 [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030609 ;
摘要
<正>一、刑事违法的实质解释:从社会危害中求证犯罪构成内含的可罚性基础醉驾是否一律构罪问题之所以出现如此激烈的观点冲撞,根本上是由于我国刑法理论对《刑法》第13条犯罪概念以及社会危害性与犯罪构成关系问题的认知一直存在严重分歧。只有在刑法理论上厘清这一问题,才可能准确框定醉酒驾驶犯罪构成的规范边界。我国刑法理论一般认为,从《刑法》第13条有关犯罪概念的规范表述分析,犯罪概念是形式与实质内涵的结合。
引用
收藏
页码:26 / 3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危险驾驶罪的立法证成和规范构造 [J].
叶良芳 .
法学, 2011, (02) :13-23
[2]   实质解释论的再提倡 [J].
张明楷 .
中国法学, 2010, (04) :49-69
[3]   社会危害性理论:进一步的批判性清理 [J].
陈兴良 .
中国法学, 2006, (04) :3-17
[4]   社会危害性与刑事违法性的矛盾及其解决 [J].
赵秉志 ;
陈志军 .
法学研究, 2003, (06) :106-120
[5]   罪刑法定原则下犯罪的概念及其特征——犯罪概念新解 [J].
黎宏 .
法学评论, 2002, (04) :10-19
[6]   善待社会危害性观念——从我国刑法第13条但书说起 [J].
储槐植 ;
张永红 .
法学研究, 2002, (03) :87-99
[7]   社会危害性理论——一个反思性检讨 [J].
陈兴良 .
法学研究, 2000, (01) :3-18
[8]  
刑法论丛[M]. 法律出版社 , 赵秉志, 2009
[9]  
犯罪实行行为论[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日) 西原春夫, 2006
[10]  
犯罪构成要件理论[M].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日)小野清一郎著,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