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刑法中犯罪概念的定量因素

被引:64
|
作者
储槐植
机构
[1] 北京大学法律系刑法室
关键词
我国刑法; 刑罚; 刑事违法性; 犯罪概念; 刑法典; 犯罪构成; 盗窃罪; 侵犯财产罪; 盗窃数额; 定量因素; 犯罪定义;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一、我国刑法中犯罪概念的科学表述在学术上给犯罪下定义时,把我国刑法第10条但书——"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和刑法分则具体罪状的数量因素概括进去,才能准确体现立法原义。据此,我国刑法中犯罪的科学概念应当是:犯罪是社会危害达到一定程度应予刑罚制裁的违法行为。作为历史现象的犯罪,是一种违法行为,其法律标尺是应受刑罚制裁。国家作出这种价值判断的客观依据是行为达到了一定程度的社会危害性。这是犯罪概念的三特征。通行犯罪概念的三特征是: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处罚性。这些都是定性分析。虽然在解释刑事违法性或应受刑罚惩罚性时也常附有类似"行为的社会危害性达到了
引用
收藏
页码:26 / 31
页数:6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