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42 条
“数字人权”再反思——与马长山教授等商榷
被引:26
作者:
刘志强
机构:
[1] 广州大学人权研究院
来源:
关键词:
“数字人权”;
人权泛化;
外部异化;
内部证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12.1 [行政法];
D912.7 [青少年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3 ;
030105 ;
摘要:
“数字人权”是人权泛化的结果。“两种四类”的人权泛化,揭示了不同类型人权泛化对主体性的各种挑战,人权泛化的本质在于人权的异化。目前“数字人权”为人权功能、人权理论带来了异化,使得人权的社会功能与应有的道德内涵分离和疏远,涉及到数字鸿沟、信息壁垒的关联性异化,均源于“数字人权”混淆了人权研究的外部视角和内部视角,进而以外部论证代替了人权的内部证成。“数字人权”外部视角的人权研究强调人权受外部条件的塑造,这种描述性的社科研究无法替代人权规范的内部论证,也不能证成具体的人权。经过人权内部视角的核心要素、功能和脉络的检视与论证,“数字人权”只不过是人权的数字化。因此,人权的数字化,无需迁就数字技术对人权的变造就成为“数字人权”。
引用
收藏
页码:66 / 80
页数:15
相关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