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权法学“三大体系”论纲

被引:10
作者
刘志强
机构
[1] 广州大学人权研究院
关键词
人权法学; 学科体系; 学术体系; 话语体系;
D O I
10.14111/j.cnki.zgfx.20220304.003
中图分类号
D922.1 [行政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3 ;
摘要
中国人权法学“三大体系”一体化的逻辑是,以学科体系为统领,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依次推论展开。从人权法学学科体系来看,需要突破人权法学学科体系的范式藩篱,寻找沟通人权法内外视角的渠道,由此构建人权法学元学科、一般学科、具体学科三类学科体系。从人权法学学术体系来看,在人权法学学科体系的建构工程初步完成时,需在此基础上提炼出全新的人权法学命题,包括人权代际革新命题、合作权命题、融贯模式命题,并将其系统化为人权法学学术体系。从人权法学话语体系来看,应在完成人权法学学术体系向话语体系的逻辑转换过程中,形成具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的法律型人权话语、法治型人权话语和法理型人权话语,全面提升我国人权法学话语体系的感召力与说服力。
引用
收藏
页码:45 / 63
页数:19
相关论文
共 58 条
[1]  
现代法律的道德向度与伦理向度.[D].鲁楠.清华大学.2007, 08
[2]  
应用法学评论.[M].张光君.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
[3]  
法哲学入门.[M].古斯塔夫·拉布鲁赫.商务印书馆.2019,
[4]  
新政治科学.[M].埃里克·沃格林.商务印书馆.2018,
[5]  
共同价值与公私划分.[M].道恩·奥利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
[6]  
法律获取的程序.[M].考夫曼.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5,
[7]  
修辞与法治.[M].(英) 麦考密克 (MacCormick;N.) ;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8]  
法理学.[M].(德) 魏德士; 著.法律出版社.2013,
[9]  
精神科学引论.[M].(德) 狄尔泰 (Dilthey;W.) ; 著.译林出版社.2012,
[10]  
社会的法律.[M].(德) 卢曼; 著.人民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