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工智能的法律人格制度需求与多层应对

被引:37
作者
刘云
机构
[1] 清华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法律人格; 智能社会治理; 机器侵权; 侵权责任; 塑造权利能力;
D O I
10.19404/j.cnki.dffx.20210115.002
中图分类号
D92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人工智能的法律人格需求是伴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是智能社会治理中许多具体问题都会触及的理论假设。自1992年人工智能法律人格设想被首次提出以来,它成为理论研究、立法建议和司法实践中普遍关注的话题,人工智能生成物的著作权归属、人工智能担任人类工作角色和欧洲的立法动议更促进了这一问题的讨论。人工智能的法律人格具有多维度的需求。既包括明确侵权责任、塑造权利能力等具体需求,也包括以构建社会治理新范式为目标的根本需求。不能简单地从概念上直接排除人工智能具有法律人格的可能性,也不能认为授予法律人格是唯一或者更佳的解决办法。人工智能法律人格是智能社会发展中新型治理模式的选项,以功能主义的态度来进行解释论或立法论的探讨是看待人工智能法律人格问题的正确视角,可以分别按照财产、类推适用代理、借用公司或财产法人、设立新的法律主体等方式回应人工智能带来的法律问题和挑战。即便不设立新的法律人格,在人工智能的侵权责任、合同缔约程序、代理关系认定等方面也需要作出必要的补充规定。
引用
收藏
页码:61 / 73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论人工智能侵权责任主体的识别机制 [J].
陈和芳 .
学术交流, 2020, (07) :94-102
[2]   自动驾驶汽车的缺陷及其产品责任 [J].
王乐兵 .
清华法学, 2020, 14 (02) :93-112
[3]   结构化商事交易中的“客体主体化”:兴起、挑战与法律回应 [J].
李安安 ;
张仪昭 .
经贸法律评论, 2020, (01) :26-40
[4]   论人工智能的电子法人地位 [J].
张志坚 .
现代法学, 2019, 41 (05) :75-88
[5]   论人工智能体法律人格的考量要素 [J].
彭诚信 ;
陈吉栋 .
当代法学, 2019, 33 (02) :52-62
[6]   论人工智能的法律主体资格 [J].
吴习彧 .
浙江社会科学, 2018, (06) :60-66+157
[7]   智能机器人法律人格问题论析 [J].
孙占利 .
东方法学, 2018, (03) :10-17
[8]   “电子人”法律主体论 [J].
郭少飞 .
东方法学, 2018, (03) :38-49
[9]   论智能机器人创作物的著作权保护——以智能机器人的主体资格为视角 [J].
石冠彬 .
东方法学, 2018, (03) :140-148
[10]   论人工智能时代智能机器人的刑事责任能力 [J].
刘宪权 ;
胡荷佳 .
法学, 2018, (01) :4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