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智能机器人创作物的著作权保护——以智能机器人的主体资格为视角

被引:54
作者
石冠彬
机构
[1] 海南大学法学院
[2] 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智能机器人; 主体资格; 支配性行为理论; 机器人作品;
D O I
10.19404/j.cnki.dffx.2018.03.014
中图分类号
D923.41 [著作权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人类已经进入人工智能时代,就人工智能法律关系的探讨,均以人工智能尚处于弱人工智能阶段为前提。强人工智能若出现,其与外星人无异,人类与其的关系也将成为两个高等物种的关系,将超越现有法律的范畴。对智能机器人创造物具有提供著作权保护的现实必要性,智能机器人创作的"独创性"应以客观差异作为判断标准,智能机器人创作物的著作权保护与智能机器人的主体资格问题不存在必然联系。若否定智能机器人的主体资格,民法学理论可通过构建支配性行为理论,将其理解为智能机器人所有权人的间接创作行为。若通过立法拟制智能机器人的人格,在产品责任制度之外,可通过构建智能机器人强制保险制度来赋予其责任财产额度,从而解决可能出现的侵权问题;同时,智能机器人因创作、劳动等民事活动而享有的财产权由其所有者代为享有,人类代替智能机器人所享有的财产权在智能机器人侵权情况下将自动成为特定机器人的责任财产,但宜认定保险责任财产先于获利予以赔付。
引用
收藏
页码:140 / 14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人工智能时代的刑事风险与刑法应对 [J].
刘宪权 .
法商研究, 2018, 35 (01) :3-11
[2]   略论人工智能语境下的法律转型 [J].
李晟 .
法学评论, 2018, 36 (01) :98-107
[3]   人工智能创作成果的可版权性问题探讨 [J].
孙那 .
出版发行研究, 2017, (12) :17-19+61
[4]   提供第三方插件行为侵犯软件修改权的证成——以“间接正犯理论的私法构造”为视角 [J].
石冠彬 .
社会科学, 2017, (12) :90-99
[5]   人工智能的马克思主义审视 [J].
陈凡 ;
程海东 .
思想理论教育, 2017, (11) :17-22
[6]   论人工智能时代的机器人权利及其风险规制 [J].
张玉洁 .
东方法学, 2017, (06) :56-66
[7]   研发试验阶段的无人船舶所面临的法律障碍及应对 [J].
王欣 ;
初北平 .
中国海商法研究, 2017, 28 (03) :59-67
[8]   人工智能有限法律人格审视 [J].
袁曾 .
东方法学, 2017, (05) :50-57
[9]   论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在著作权法中的定性 [J].
王迁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7, 35 (05) :148-155
[10]   人工智能创作物是作品吗? [J].
易继明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7, 35 (05) :137-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