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时代中国教育现代化特征论

被引:33
作者
陈琳 [1 ]
陈耀华 [2 ]
机构
[1] 江苏师范大学智慧教育研究中心
[2] 南京邮电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
关键词
智慧时代; 现代化; 智慧性; 智能性; 融合性; 引领性; 公平性; 终身性; 人本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34 [计算机化教学];
学科分类号
040110 ;
摘要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确定的到2035年总体实现的教育现代化,是智慧时代的教育现代化,是具有鲜明中国社会主义新时代特色的教育现代化,是事关我国第二个百年目标实现的教育现代化。探讨智慧时代中国教育现代化的特征,有助于中国特色教育现代化的科学实现,有助于人类新型教育现代化方向的明晰,有助于教育发展不重蹈世纪之交教育现代化方向迷失的覆辙。立于时代、着眼于伟大国家的奋斗目标分析,智慧时代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特点的教育现代化,要具有造就创新创造本领和高尚和谐发展智慧之人的智慧性,所有人具有人工智能素养以及环境与教育形态智能化的智能性,实现虚实世界融合、跨学科融合、知行创融合、教育与经济社会和技术高度融合的融合性,教育适应和引领社会发展、中国引领世界教育、信息化能够引领教育现代化培养引领世界新一代的引领性,教育支持全员时时、处处、全生命周期学习的终身性,教育大范围内实现起点公平、过程公平、质量公平的公平性以及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本性等显著新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30 / 3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走好智能时代中国教育发展道路.[N].柴葳;.中国教育报.2019,
[2]   终身教育与教育治理在教育现代化中的逻辑联系——实现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思考 [J].
徐莉 ;
杨然 ;
辛未 .
中国电化教育, 2020, (01) :7-16
[3]   终身教育百年:从终身教育到终身学习 [J].
何思颖 ;
何光全 .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9, (01) :66-77+86
[4]   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职业教育创新发展 [J].
陈琳 ;
王钧铭 ;
陈松 .
中国电化教育, 2018, (12) :70-74
[5]   教育信息化转段升级:动因、特征方向与本质内涵 [J].
陈琳 ;
刘雪飞 ;
冯熳 ;
陈丽雯 .
电化教育研究, 2018, 39 (08) :15-20+33
[6]   探讨新时代教育信息化创新之路——第16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综述 [J].
王丽娜 ;
陈琳 .
电化教育研究, 2018, 39 (06) :35-40
[7]   智慧校园的四大智慧及其内涵 [J].
陈琳 ;
华璐璐 ;
冯熳 ;
王丽娜 .
中国电化教育, 2018, (02) :84-89
[8]   智慧教育的三个核心问题探讨 [J].
陈琳 ;
杨英 ;
孙梦梦 .
现代教育技术, 2017, 27 (07) :47-53
[9]   智慧学习内涵及其智慧学习方式 [J].
陈琳 ;
王蔚 ;
李冰冰 ;
杨英 .
中国电化教育, 2016, (12) :31-37
[10]   互联网+教育智慧路向研究 [J].
陈耀华 ;
陈琳 .
中国电化教育, 2016, (09) :80-8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