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生产模式转型与新工科建设的基本策略

被引:16
作者
张海生
机构
[1] 重庆文理学院期刊编辑部
关键词
知识生产; 新工科; 时间向度; 空间向度; 应用情境;
D O I
10.16209/j.cnki.cust.2018.09.015
中图分类号
G642 [教学理论、教学法];
学科分类号
040102 ;
摘要
现代知识生产同时向时间和空间两个向度转型发展。从时间向度看,知识生产正由模式1转向模式2和模式3,从学科情境转向应用情境和适应性情境;从空间向度看,知识生产正由现实空间转向虚拟空间,从区域空间转向全球空间。知识生产模式转型的现实状况和未来趋势恰好与新工科建设的现实急需和未来发展形成现实耦合,即二者均注重应用情境性、跨(超)学科性和创新驱动性,强调全球思维、多元评价以及社会责任。因此,在知识生产模式转型背景下,新工科建设应始终坚持需求导向,更加注重人才培养的应用情境和可适应性;积极运用新兴技术,形成契合当代大学生学习特征的智慧教学模式;立足国际标准,逐步建立成熟完备并与国际实质等效的工程教育认证体系;坚持多主体合作育人,构筑工程教育共同体。
引用
收藏
页码:47 / 5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华盛顿协议》:内涵阐释与中国实践——兼谈与“新工科”建设的实质等效性 [J].
陈涛 ;
邵云飞 .
重庆高教研究, 2018, 6 (01) :56-64
[2]   我国高校“新工科”建设的实践探索与分类发展 [J].
张海生 .
重庆高教研究, 2018, (01) :41-55
[3]   跨界融合:“互联网+”背景下“新工科”的发展逻辑与建设目标 [J].
张海生 .
应用型高等教育研究, 2017, 2 (03) :13-18
[4]   “新工科”建设的背景、价值向度与预期效果 [J].
张海生 .
湖北社会科学, 2017, (09) :167-173
[5]   “互联网+”时代高等教育的创新发展与未来走向 [J].
储常连 ;
莫灿灿 .
重庆高教研究, 2017, 5 (04) :121-127
[6]   新工科的核心能力与教学模式探索 [J].
周开发 ;
曾玉珍 .
重庆高教研究, 2017, (03) :22-35
[7]   “互联网+教育”是高校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 [J].
潘懋元 ;
陈斌 .
重庆高教研究, 2017, (01) :3-8
[8]   知识生产模式Ⅲ促进超学科快速发展的特征研究 [J].
黄瑶 ;
马永红 ;
王铭 .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6, 37 (06) :37-45
[9]   地理学空间研究的转向:从自然到社会、现实到虚拟 [J].
孙中伟 ;
王杨 ;
田建文 .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14, 30 (06) :112-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