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村落数字化保护的缘起、误区及应对

被引:51
作者
刘沛林 [1 ,2 ]
李伯华 [3 ,1 ]
机构
[1] 衡阳师范学院城市与旅游学院
[2] “传统村镇文化数字化保护与创意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3] 湖南省人居环境学研究基地
关键词
传统村落; 数字化; 保护; 误区; 对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K878 [遗址]; TP399-C1 [];
学科分类号
060107 ; 081203 ; 0835 ;
摘要
传统村落保护是国家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的重要内容,除了常规的实物遗产保存性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性保护之外,数字化保护是传统村落保存的新技术手段之一,有助于传统村落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准确记录、广泛传播和永续传承,也是科技与文化融合的重要体现。近年来,基于现实需要、创新需求和经验借鉴的现实背景,我国传统村落数字化保护已经成为国家关注的重要焦点问题之一。但当前我们对传统村落数字化保护依然存在诸多误区,数字化技术也面临着技术体系不完善、技术标准不统一、操作程序不规范等问题。在此背景下,文章提出了从部门合作与学科融合的视角,明确传统村落数字化保护的基本理念,实现认知上的"三个转变",着重解决数字化保存技术体系和技术标准制定这两大核心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140 / 14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生态博物馆的传统村落保护问题反思 [J].
刘宗碧 .
东南文化, 2017, (06) :103-108
[2]   数字化保护:历史文化村镇保护的新途径 [J].
刘沛林 ;
邓运员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 54 (06) :104-110
[3]   从社会记忆角度探索传统村落保护开发新思路 [J].
王云庆 ;
向怡泓 .
求实, 2017, (11) :85-96
[4]   中国传统村落人居环境转型发展及其研究进展 [J].
李伯华 ;
刘沛林 ;
窦银娣 ;
曾灿 ;
陈驰 .
地理研究, 2017, 36 (10) :1886-1900
[5]   基于Citespace的中国传统村落研究知识图谱分析 [J].
李伯华 ;
罗琴 ;
刘沛林 ;
张家其 .
经济地理, 2017, 37 (09) :207-214+232
[7]   我国传统村落数字化保护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 [J].
张洪吉 ;
罗勇 ;
刘慧 ;
王永华 ;
陈青松 ;
谭小琴 .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7, 33 (08) :912-915
[8]   试论传统村落保护的理论基础 [J].
屠李 ;
赵鹏军 ;
张超荣 .
城市发展研究, 2016, 23 (10) :118-124
[9]   “留住乡愁”的传统村落数字化保护 [J].
郑文武 ;
刘沛林 .
江西社会科学, 2016, 36 (10) :246-251
[10]   基于乡村旅游的传统村落保护与活化 [J].
吴必虎 .
社会科学家, 2016, (02) :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