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社会记忆角度探索传统村落保护开发新思路

被引:11
作者
王云庆
向怡泓
机构
[1]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关键词
传统村落; 社会记忆; 遗产价值; 保护开发; 中华文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K878 [遗址];
学科分类号
060107 ;
摘要
我国传统村落历史悠长,文化根基深厚。既有和谐生态的自然景观,又内涵宝贵的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生存繁衍的根基。每个传统村落都有属于自己的历史、回忆和传承,形成了各自宝贵的社会记忆。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开发应该遵循以人为本、科学管理的原则,因地制宜地对传统村落统筹规划、合理保护、深入研究、科学开发,维系和保护我国传统村落的社会记忆。基于社会记忆理论挖掘村落的内在价值,将传统村落的保护开发与蕴含着民间乡愁的社会记忆理论相结合,才能使这些隐于村落间的民间记忆更好地保存延续下去,为更好地保护和发展中国传统村落提供有效的路径。
引用
收藏
页码:85 / 96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农民的终结[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法)H.孟德拉斯(HenriMendras)著, 1991
[2]  
中国社会学[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编], 2002
[3]  
社会记忆[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德) 韦尔策, 2007
[4]  
保护是我们必须担当的责任[N]. 李韵. &nbsp光明日报. 2015 (001)
[5]   江西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与策略分析 [J].
杨雪 ;
刘小玲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 50 (03) :7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