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博物馆的传统村落保护问题反思

被引:15
作者
刘宗碧
机构
[1] 凯里学院
关键词
生态博物馆; 传统村落; 政策反思;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260 [博物馆学]; K878 [遗址];
学科分类号
06 ; 0601 ; 060107 ;
摘要
生态博物馆概念在中国是一个舶来品,而作为一种运动起源于西方后工业化反思对传统博物馆的改革,中国移植的主要是传统村落的生态博物馆模式的运用。但是,村落是一个主体生产单位,在现代化背景下,特定保护对象却往往被文化产业化开发,变成了特定文化产品的生产。这个过程中,村落从过去的生产自足过渡到非自足,形成了新的生产特征。但是,西方的生态博物馆理论与实践,一般采取实证主义路线,以原貌的原地性文化客体(实体)视角谋求所谓的保护和保存,与村落的主体性质和再生产性相悖,因而在实践上存在限度。中国实施传统村落保护工作,应深入分析生态博物馆理论的特征和不足,从村落作为生产单位及其主体利益出发,建立适合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生产性支持体系。
引用
收藏
页码:103 / 10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 条
[2]   世界生态博物馆共同面临的问题及怎样面对它们 [J].
毛里齐奥·马吉 ;
张晋平 .
中国博物馆, 2005, (03) :33-35
[3]   国际生态博物馆运动述略及中国的实践 [J].
苏东海 .
中国博物馆, 2001, (02)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