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乡愁”的传统村落数字化保护

被引:64
作者
郑文武
刘沛林
机构
[1] 衡阳师范学院城市与旅游学院
关键词
留住乡愁; 传统村落数字化保护; 虚拟旅游; 乡愁数字记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K878 [遗址]; G122 [文化专题研究];
学科分类号
060107 ; 05 ; 0503 ;
摘要
随着传统村落的快速消失,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已经岌岌可危,数字化保护成为保护传统文化的国际趋势和必要途径。新形势下,"留住乡愁"上升为国家层面的现实需求。乡愁源于时间和空间的远离,乡愁需求的满足既强调文化的保护,也对数字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体制机制与顶层设计缺失、部门学科领域各自为政以及数字化重"形"轻"神"等问题是传统村落数字化保护的主要障碍。问题解决的关键在于从制度和标准方面做好顶层设计,以景观基因理论为基本理论选择数字记忆内容,以虚拟旅游为服务形式,设计满足乡愁需求的虚拟旅游产品。
引用
收藏
页码:246 / 25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J].
宋俊华 ;
王明月 .
文化遗产, 2015, (06) :1-9+157
[2]   寄托乡愁的中国乡建模式解析与路径探索 [J].
叶强 ;
谭怡恬 ;
张森 .
地理研究, 2015, 34 (07) :1213-1221
[3]   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留住乡愁”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J].
刘沛林 .
地理研究, 2015, 34 (07) :1205-1212
[4]   把治理引入公共文化服务 [J].
吴理财 .
探索与争鸣, 2012, (06) :51-54
[5]   地理分析导向的虚拟地理环境:框架、结构与功能 [J].
闾国年 .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1, 41 (04) :549-561
[6]   中国城市发展的科学问题 [J].
吴良镛 .
城市发展研究, 2004, (01) :9-13
[7]  
乡土中国.[M].费孝通; 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8]  
皮影戏的数字化应用与研究.[D].耿鸿业.重庆大学.2011,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