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要素新动能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

被引:30
作者
田时中 [1 ]
许玉久 [2 ]
范宇翔 [3 ]
机构
[1] 安徽大学经济学院
[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3] 合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数据资源; 数字经济; 经济新动能; 数据生产要素; 制造业;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9 [信息产业经济]; F425 [工业企业组织和经营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5 ; 0202 ;
摘要
研究数据要素新动能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理,对于突破传统动力弱化所导致的发展约束,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基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评价指标体系,对2008—2019年中国31个省份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数进行熵值处理,运用面板Tobit模型,检验数据要素新动能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结果显示: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数呈现“稳步提升”的发展趋势,子系统差异显著;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数呈现“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分布格局,东部地区领先优势较为明显,地区差异呈现“先升后降”的演变趋势。数据要素对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区域异质性特征明显,西部地区数据要素新动能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影响不显著。全国视角下的财政投入、城镇化发展、外商投资、电力消耗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正向作用,而工业化水平、技术市场规模、地区开放和科技改进的作用相反。分地区视角下,城镇化水平和电力消耗对东部、中部及西部地区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均有正向作用,工业化水平则对三大地区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均存在抑制效应,技术市场规模、企业信息化、外商投资、地区开放和科技改进对三大地区的影响皆不相同。最后,从数据要素的权属界定、要素流动、高效利用和安全保护等方面,围绕深化数据要素新动能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效应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55 / 66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研究:脉络、争鸣与盲区 [J].
李秋香 ;
马草原 ;
齐二石 ;
黄毅敏 .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22, 43 (09) :125-145
[2]   人工智能与全要素生产率:“技术红利”还是“技术鸿沟” [J].
姜伟 ;
李萍 .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22, 37 (05) :26-35
[3]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空间格局与动态演进 [J].
刘秉镰 ;
秦文晋 .
中国软科学, 2022, (01) :62-75
[4]   基于DPSIR模型的浙江省海域承载力的评价分析 [J].
黄晖 ;
胡求光 ;
马劲韬 .
经济地理, 2021, 41 (11) :48-55
[5]   环境规制强度提升了中国经济增长质量吗 [J].
安孟 ;
张诚 ;
朱冠平 .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21, 36 (07) :87-96
[6]   新发展格局下中国产业高质量发展:现实困境与政策导向 [J].
余泳泽 ;
段胜岚 ;
林彬彬 .
宏观质量研究, 2021, (04) :78-98
[7]   数据的要素化过程及其与传统产业数字化的融合机制研究 [J].
张昕蔚 ;
蒋长流 .
上海经济研究, 2021, (03) :60-69
[8]   中国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的成效研究 [J].
郑世林 ;
熊丽 .
技术经济, 2021, 40 (01) :1-11
[9]   中国经济增长新动能统计测度研究 [J].
柴士改 ;
李金昌 .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21, 36 (01) :47-58
[10]   数据要素:主要特征、推动效应及发展路径 [J].
戴双兴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20, (06) :171-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