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与全要素生产率:“技术红利”还是“技术鸿沟”

被引:23
作者
姜伟 [1 ]
李萍 [2 ]
机构
[1] 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2] 西安财经大学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全要素生产率; 空间溢出效应; 空间范围;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9 [信息产业经济]; F222.33 [国民经济计算体系];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8 ; 0714 ; 020201 ;
摘要
基于2005—2018年25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划分人工智能发展的中心城市与外围城市,运用空间杜宾模型考察人工智能发展对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显示:中心城市人工智能发展通过空间溢出效应带动了外围城市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产生“技术红利”。这种带动作用在200公里范围内显著,且主要集中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外围城市。这说明中心城市人工智能发展带动外围城市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空间溢出效应具有明显的局域性和差异性。鉴于以上结论,未来应全方位布局人工智能发展中心城市,推进中心城市人工智能发展,优化外围城市产业结构,以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发展的“技术红利”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引用
收藏
页码:26 / 35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数字经济如何影响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J].
李宗显 ;
杨千帆 .
现代经济探讨, 2021, (07) :10-19
[2]   数字经济、空间效应与全要素生产率 [J].
杨慧梅 ;
江璐 .
统计研究, 2021, 38 (04) :3-15
[3]   工业机器人、工作任务与非常规能力溢价——来自制造业“企业—工人”匹配调查的证据 [J].
余玲铮 ;
魏下海 ;
孙中伟 ;
吴春秀 .
管理世界, 2021, 37 (01) :47-59+4
[4]   人工智能发展对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一个基于中国制造业的经验研究 [J].
孙早 ;
侯玉琳 .
经济学家, 2021, (01) :32-42
[5]   工业机器人的使用、技术升级与经济增长 [J].
杨光 ;
侯钰 .
中国工业经济, 2020, (10) :138-156
[6]   机器人的兴起如何影响中国劳动力市场?——来自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证据 [J].
王永钦 ;
董雯 .
经济研究, 2020, 55 (10) :159-175
[7]   产业智能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空间溢出效应——劳动力结构和收入分配不平等的调节作用 [J].
张万里 ;
宣旸 .
经济管理, 2020, 42 (10) :77-101
[8]   机器人与就业——基于行业与地区异质性的探索性分析 [J].
孔高文 ;
刘莎莎 ;
孔东民 .
中国工业经济, 2020, (08) :80-98
[9]   工业机器人冲击下的服务业:结构升级还是低端锁定 [J].
王文 ;
牛泽东 ;
孙早 .
统计研究, 2020, 37 (07) :54-65
[10]   人工智能、老龄化与经济增长 [J].
陈彦斌 ;
林晨 ;
陈小亮 .
经济研究, 2019, 54 (07) :4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