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增长新动能统计测度研究

被引:18
作者
柴士改 [1 ]
李金昌 [2 ]
机构
[1] 安阳师范学院经济学院
[2] 浙江财经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关键词
新动能; 创新; 投入产出; 经济增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通过梳理新动能的本质特征和构成要素,从投入与产出两个视角构建经济增长新动能指标体系,然后运用基于相对标准化法的综合评价指数对新动能进行动态分析。结果表明:与2013年相比,2014—2018年,中国经济增长新动能定基指数增长显著,产出指数大于投入指数,投入产出效率良好;新动能环比指数高于上一时期,增速表现为升降交替的阶段性特征,产出指数逐渐滞后于投入指数,产出效率有所降低。由于大多数年份新技术、新资本、新人才与新资源环比指数均大于100,增长趋势具有一定的波动性,因此新动能投入环比指数呈现先涨跌交替,继而快速增长的变动趋势;整体上新市场、新创业、新企业、新模式、新产业与新产品环比指数表现为波动式下降,引起新动能产出环比指数增速先升后降,甚至出现负值。新动能处于初步聚集、积累渐进式增长阶段,经济转型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源源不断的创新要素投入才有可能实现新动能的颠覆式增长。
引用
收藏
页码:47 / 58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What Determines Productivity? [J].
Syverson, Chad .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2011, 49 (02) :326-365
[2]  
中国产业发展报告.[M].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经济科学出版社.2018,
[3]  
再造新动能.[M].陈宝明;吴家喜.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8,
[4]  
资本论.[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2004,
[5]  
德意志意识形态.[M].[(德)马克思;(德)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人民出版社.2003,
[6]   关于新经济新动能统计研究的若干问题 [J].
李金昌 ;
洪兴建 .
现代经济探讨, 2020, (04) :1-10
[7]   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新发展 [J].
李含琳 ;
李莉莉 .
甘肃理论学刊, 2019, (05) :32-39
[8]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增长的动力源泉——基于动能解构视角的研究 [J].
杨晨 ;
原小能 .
财贸经济, 2019, 40 (05) :127-142
[10]   金融新动能助推新旧动能转换的逻辑及路径 [J].
张志元 ;
李维邦 .
经济与管理评论, 2018, 34 (05) :1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