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新发展

被引:1
作者
李含琳 [1 ]
李莉莉 [2 ]
机构
[1] 中共甘肃省委党校
[2] 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习近平; 马克思主义; 经济思想; 生产力理论; 创新发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092.7 [现代];
学科分类号
060207 ; 020102 ;
摘要
马克思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不仅创造性地提出了生产力理论,而且对生产力理论的基本问题做出了科学的研判和阐述。马克思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生产力要素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要素,"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又是共产主义的前提和表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生产力发展问题,特别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思想"。同时,习近平总书记还提出了"中国制造""制造强国""硬实力""软实力"以及"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等一系列与生产力发展密切相关的理论观念和战略思路,这些观点不仅构成了习近平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而且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内涵、结构、功能和动力机制。习近平总书记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发展,对于指导当前和未来中国中长期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发展规划的编制以及经济政策体系的调整与创新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32 / 3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2]   论中国制造就是中国先进生产力 [J].
李含琳 .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 2018, 19 (02) :3-7
[3]   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话语建构的逻辑 [J].
田旭明 ;
李春艳 .
广西社会科学, 2018, (03) :1-6
[4]   生产力的自然制约性:马克思和费尔巴哈学术关系的一个微观视角 [J].
王代月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17, (06) :52-58
[5]  
牢牢把握教育改革发展的“九个坚持”[N]. 人民日报. 2018 (002)
[6]  
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思想[N]. 程恩富.经济日报. 2018 (013)
[7]  
资本论[M]. 人民出版社 ,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 2004
[8]  
德意志意识形态[M]. 人民出版社[(德)马克思, 2003
[9]  
自组织的哲学[M].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 沈小峰等著, 1993
[10]  
一般系统论[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美)冯·贝塔朗菲(VonBertalanffy,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