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的成效研究

被引:16
作者
郑世林 [1 ]
熊丽 [2 ]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2]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新动能; 新经济; 新旧动能转换; 高质量发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新动能是推动新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也是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本文评估了2015—2018年全国、四大板块和省际经济发展新动能成长效果。研究发现:①中国新动能培育取得了显著进展,正在加速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主要表现为,技术进步和无形资本快速积累为新动能培育奠定基础,产业技术改造和升级显现成效,"新业态"喷涌式发展;然而,促进新动能成长的营商环境改善并不明显;②东部板块经济新动能成长效果显著,中西部新动能成长正在加快,但东北板块新动能成长仍在徘徊;③北京和上海是中国经济新动能成长的引擎,但新疆、海南、甘肃、黑龙江等省(市、自治区)堪忧。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1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中国省际无形资本存量估算:2000~2016年 [J].
郑世林 ;
杨梦俊 .
管理世界, 2020, 36 (09) :67-81+110+82
[2]   普惠金融能成为促进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新动能吗?——基于互联网发展的机制分析 [J].
苏任刚 ;
赵湘莲 ;
胡香香 .
技术经济, 2020, (04) :39-52
[3]   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的制造业产业升级评价研究——基于山东省制造业的研究 [J].
庞美燕 ;
桑金琰 ;
张峰 .
技术经济, 2020, 39 (01) :106-111
[4]   科技进步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估计:1990-2017年 [J].
郑世林 ;
张美晨 .
世界经济, 2019, 42 (10) :73-97
[5]   新时代、新动能、新经济——当前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解析 [J].
师博 ;
张冰瑶 .
上海经济研究, 2018, (05) :25-33
[6]   中国经济增长的平台、周期与新动能 [J].
刘世锦 .
新金融, 2018, (04) :4-9
[7]   国家高新区与中国经济发展新动能转换研究 [J].
凌捷 .
改革与战略, 2018, 34 (02) :53-57
[8]   以“创”促“转”:新常态下如何推动新旧动能转换 [J].
余东华 .
天津社会科学, 2018, (01) :105-111
[9]   关于新动能的内涵及其启示 [J].
赵炳新 ;
肖雯雯 ;
殷瑞瑞 .
经济研究参考, 2018, (02) :72-76
[10]   生产性服务业能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增长新动能吗 [J].
李平 ;
付一夫 ;
张艳芳 .
中国工业经济, 2017, (12) :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