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系统性风险多渠道形成机制及测度研究

被引:15
作者
郭晨 [1 ]
吴君民 [2 ]
宋清华 [3 ]
机构
[1]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金融学院
[2] 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3]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
关键词
银行系统性风险; 债务违约; 流动性挤兑; 资产减值抛售; 房地产贷款违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2.3 [金融组织、银行]; F272.3 [经营决策];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考察资不抵债与流动枯竭叠加作用下,银行债务违约、流动性挤兑和资产减值抛售相互渗透、相互强化的系统性风险多渠道形成机制,动态模拟房地产贷款违约冲击下的风险传染演化过程.对2012-2020年我国38家银行进行研究发现:第一,银行体系能充分吸收房地产贷款违约初始冲击,系统性风险主要产生于银行去杠杆行为导致的多渠道风险传染过程中.资产减值抛售对系统性风险影响较大,债务违约和流动性挤兑对系统性风险的贡献较小.第二,资不抵债与流动性枯竭是银行风险传染的主要形式,两者的叠加效应持续放大系统性风险.银行体系流动性枯竭较资不抵债更突出,但前者影响呈下降趋势,后者逐年凸显.第三,系统性风险释放在重度冲击下呈现“即时性”,中度冲击下呈现“延续性”,轻度冲击下呈现“自我恢复”特征.第四,银行体系风险类型趋于复杂化,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更容易出现流动性枯竭与资不抵债双重风险,且两者脆弱性和风险贡献度更突出;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多表现为双重风险或单一风险.基于研究结论,为我国银行系统性风险防范及金融监管提供政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129 / 1145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1]   银行间流动性风险传染救助策略研究:多层网络与媒体情绪的交叉视角 [J].
王磊 ;
李守伟 ;
陈庭强 ;
杨坤 .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22, 42 (03) :678-700
[2]   房地产限购的信息价值与信贷风险——资产证券化市场的证据 [J].
洪祥骏 ;
宫蕾 .
中国工业经济, 2021, (07) :63-80
[3]   信用和流动风险冲击下的中国银行业传染分析 [J].
陈暮紫 ;
汤婧 ;
张小溪 ;
杨晓光 .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21, 41 (06) :1412-1427
[4]   系统性金融风险多层网络传染与控制研究 [J].
王虎 ;
李守伟 .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41 (05) :29-41
[5]   融合CDS网络的银行间信用风险传染模型研究 [J].
陈庭强 ;
周文静 ;
童毛弟 ;
刘海飞 .
中国管理科学, 2020, 28 (06) :24-37
[6]   银行间债务网络流动性差异对风险传染的影响 [J].
隋聪 ;
王宪峰 ;
王宗尧 .
管理科学学报, 2020, 23 (03) :65-72
[7]   房地产业对金融机构的系统性风险溢出效应研究——基于行业与企业综合视角的实证分析 [J].
孙翎 ;
张意琳 ;
李捷瑜 .
南方经济, 2019, (12) :33-48
[8]   系统性风险、抛售博弈与宏观审慎政策 [J].
方意 ;
黄丽灵 .
经济研究, 2019, 54 (09) :41-55
[9]   复杂金融网络中的系统性风险与流动性救助:基于不同网络拓扑结构的研究 [J].
何奕 ;
童牧 ;
吴珊 ;
尚诗昆 .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19, 39 (06) :1385-1393
[10]   中国银行业跨境联系的测度与分析——兼论国际银行业网络结构的动态特征 [J].
陈梦根 ;
赵雨涵 .
经济研究, 2019, 54 (04) :4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