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业跨境联系的测度与分析——兼论国际银行业网络结构的动态特征

被引:32
作者
陈梦根 [1 ]
赵雨涵 [2 ]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统计学院
[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关键词
银行业; 跨境联系; 复杂网络结构; 最小生成树; 层次聚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1.2 [金融组织与业务];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教训是对跨境金融风险传染缺乏有效监测手段,跨境金融联系已成为危机信息缺口的重要方面。本文根据国际清算银行1994—2016年信贷统计数据,采用复杂网络理论测度和分析中国银行业的跨境联系,以及国际银行业网络结构的动态特征。实证分析表明,中国银行业在国际金融体系中地位不断提升,金融稳定性逐步增强,对冲击的敏感性降低。随着全球化和国际经贸合作的加深,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国银行间跨境联系愈发紧密,但不同时期银行跨境联系存在结构性变化。受地缘因素等影响,国际银行业网络结构呈现出地理区域化特征,且该趋势不断增强,而危机发源地或受危机影响严重的国家及地区在跨境金融联系中往往表现出特殊性,国际影响力下降,以欧美国家为主导的世界金融格局正悄然发生变化。
引用
收藏
页码:49 / 66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银行间网络连接倾向异质性与风险传染 [J].
隋聪 ;
王宪峰 ;
王宗尧 .
国际金融研究, 2017, (07) :44-53
[2]   我国银行同业之间流动性风险传染研究——基于复杂网络理论分析视角 [J].
吴念鲁 ;
徐丽丽 ;
苗海宾 .
国际金融研究, 2017, (07) :34-43
[3]   基于风险传染的金融网络系统风险模型 [J].
吴畏 ;
王文旭 ;
樊瑛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50 (06) :668-671
[4]   金融危机与信息缺口:统计解析 [J].
陈梦根 .
统计研究, 2014, 31 (11) :15-23
[5]   基于复杂网络的信用风险传染模型研究 [J].
陈庭强 ;
何建敏 .
中国管理科学, 2014, 22 (11) :1-10
[6]   网络视角下的金融结构与金融风险传染 [J].
鲍勤 ;
孙艳霞 .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14, 34 (09) :2202-2211
[7]   我国银行间市场的网络效率分析(英文) [J].
李守伟 ;
何建敏 ;
庄亚明 .
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2010, 26 (03) :494-497
[8]   银行同业拆借市场的网络模型构建及稳定性 [J].
李守伟 ;
何建敏 ;
庄亚明 ;
施亚明 .
系统工程 , 2010, (05) :20-24
[9]   复杂银行网络的宏观结构模型及其分析 [J].
万阳松 ;
陈忠 ;
陈晓荣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07, (07) :1161-1164
[10]   中国银行间市场双边传染的风险估测及其系统性特征分析 [J].
马君潞 ;
范小云 ;
曹元涛 .
经济研究, 2007, (01) :68-78+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