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何以引领教育现代化?——中国教育信息化25年回眸与展望

被引:55
作者
陈琳 [1 ]
陈耀华 [2 ]
毛文秀 [1 ]
张高飞 [1 ]
文燕银 [1 ]
机构
[1] 江苏师范大学智慧教育研究中心
[2] 南京邮电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
关键词
教育信息化; 教育现代化; 智慧与智能时代; 知行创合一; 协同认知; 教育公平; 教育4.0;
D O I
10.15881/j.cnki.cn33-1304/g4.2020.04.006
中图分类号
G434 [计算机化教学];
学科分类号
040110 ;
摘要
自1995年CERNET接入国际互联网络,开启了我国追赶以网络化为特征的世界教育信息化先进水平之历程。25年来,我国科学谋划、精心部署、全面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使之具备了由追赶世界先进水平,到跨越、引领全球之条件。"引领"将成为新时代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主旋律和新使命。为此,总结与提炼中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特色,探讨中国教育信息化的引领方向,是加速实现教育信息化引领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回眸中国教育信息化25年的发展,我国教育信息化形成了高速发展、跨越式发展、普及性发展、创新性发展、战略性发展这五大特色;立足于智慧与智能时代我国教育信息化的未来发展,离不开教育信息化的支持与支撑;我国教育信息化必须加快转段升级,充分凸显教育信息化"九化"技术特征和信息技术变革教育的本质特征,在教育领域发挥"器""术""法""道"贯通的变革作用。在理论层面加速实现信息智慧理论、知行创合一理论、协同认知理论的创新引领;在实践层面加速实现教育模式创新引领,教师时代性升华引领,大教育发展创新引领,创新教育公平引领等。
引用
收藏
页码:56 / 6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教育信息化内涵的时代重赋 [J].
陈琳 ;
文燕银 ;
张高飞 ;
毛文秀 .
电化教育研究, 2020, 41 (08) :102-108
[2]   智慧时代中国教育现代化特征论 [J].
陈琳 ;
陈耀华 .
中国电化教育, 2020, (07) :30-37
[3]   教育4.0全球框架:未来学校教育与模式转变——世界经济论坛《未来学校:为第四次工业革命定义新的教育模式》之报告解读 [J].
王永固 ;
许家奇 ;
丁继红 .
远程教育杂志, 2020, 38 (03) :3-14
[4]   改革开放以来技术变革教育的中国经验 [J].
陈琳 ;
陈耀华 .
中国电化教育, 2020, (04) :51-59
[5]   主辅式认知——智慧时代认知拓展研究 [J].
刘雪飞 ;
陈琳 .
电化教育研究, 2019, 40 (01) :33-38+44
[6]   以现代远程教育提升教育公平的政策支持和实践 [J].
陈丽雯 ;
陈耀华 ;
陈琳 .
现代教育技术, 2018, (11) :80-85
[7]   教育信息化转段升级:动因、特征方向与本质内涵 [J].
陈琳 ;
刘雪飞 ;
冯熳 ;
陈丽雯 .
电化教育研究, 2018, 39 (08) :15-20+33
[8]   我们该怎样研讨“教育信息化2.0”? [J].
任友群 .
远程教育杂志, 2018, 36 (04) :3-3
[9]   教学点“全覆盖”项目——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典型范例研究 [J].
王丽娜 ;
陈琳 ;
陈丽雯 ;
陈耀华 .
中国电化教育, 2017, (12) :26-32
[10]   互联网+教育智慧路向研究 [J].
陈耀华 ;
陈琳 .
中国电化教育, 2016, (09) :80-8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