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无明文规定”的基本类型与裁判规则

被引:20
作者
庄绪龙
机构
[1] 华东政法大学
关键词
法无明文规定; 司法不得拒绝裁判; 私法自治; 权利补足; 法益衡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6.2 [法院];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法的滞后性与不周延性等特性,决定了"法无明文规定"是成文法国家无法避免的客观现象。公力救济的程序正当性、诉权的人权属性以及实质正义实现等现代法治理念,要求司法机关即便面临"法无明文规定"困境,也不得对抗"司法不能拒绝裁判"的基本原理。经由司法实例分析,"法无明文规定"现象存在功能型、授权型和目的型的类型区分。经由不完全归纳,"法无禁止即可为"的私法自治规则、私法自治不得侵害他人合法利益规则、义务附加的权利补足规则以及法益衡量规则,可以为司法机关面临"法无明文规定"困境时提供科学的裁判指引。
引用
收藏
页码:61 / 78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33 条
[1]   “隔代探望”的法理基础、权利属性与类型区分 [J].
庄绪龙 .
法律适用, 2017, (23) :82-90
[2]   司法中弥补法律漏洞的途径及其方法 [J].
刘作翔 .
法学, 2017, (04) :51-60
[3]   生活安宁权及其保护探析 [J].
何建国 .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25 (04) :69-75
[4]   我国民法典总则编应当规定法例规则 [J].
杨立新 .
求是学刊, 2015, 42 (04) :84-89
[5]   论诉权的人权属性——以历史演进为视角 [J].
吴英姿 .
中国社会科学, 2015, (06) :112-130+207
[8]   对“性贿赂”是否需要入罪的理性思考 [J].
杨兴培 .
法治研究, 2013, (11) :12-21
[9]   “利益衡量”理论发展源流及其对中国法律适用的启示 [J].
余净植 .
河北法学, 2011, 29 (06) :46-54
[10]   论裁判文书的说理 [J].
胡云腾 .
法律适用, 2009, (03) :4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