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碳排放权交易促进低碳技术创新机制的研究

被引:126
作者
王为东
王冬
卢娜
机构
[1] 江苏大学财经学院
关键词
碳排放权交易; 低碳技术创新; 合成控制法; “信号-预期”机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2.5 [金融市场]; X196 [环境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02 ; 0201 ; 020106 ;
摘要
碳排放权交易已成为我国实施以市场为基础的重要环境规制之一,但此交易市场建设能否诱发我国低碳技术创新的有关研究仍然不足。以我国七个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为研究对象,采用合成控制法进行准自然实验,选取2004—2016年全国282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评估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对低碳技术创新的诱发效果,并使用排列检验法进行有效性检验;进而,定量分析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正式运行后对低碳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探索七个试点效果差异的成因。研究发现:①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整体上诱发了试点地区的低碳技术创新活动。②各试点的政策效果存在一定差异,除重庆外的六个试点对政策响应较为迅速,其中北京、上海的诱发效果最显著,天津、广东、深圳和湖北次之,而重庆试点未能对政策作出充分的响应。③碳排放权交易对低碳技术创新作用中的政策"信号-预期"机制在我国首次得到验证,该机制在除重庆外的试点地区都得到了较好的构建。④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与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产生了良好的协同作用,促进低碳技术创新,但其未能与外商直接投资形成相同作用;除重庆外,碳排放权交易这一市场型环境规制与控制型环境规制也呈现出协同作用。据此,应积极推进全国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以发挥其对低碳技术创新的诱发作用;但在统一市场建设过程中应重视地区差异,分步骤稳步推进;还应注重加强政府政策信号管理,引导企业开展低碳技术创新活动。
引用
收藏
页码:41 / 4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8 条
[1]   突破性低碳技术创新与碳排放:直接影响与空间溢出 [J].
卢娜 ;
王为东 ;
王淼 ;
张财经 ;
陆华良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9, 29 (05) :30-39
[2]   碳交易机制倒逼产业结构升级了吗?——基于合成控制法的分析 [J].
谭静 ;
张建华 .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8, 39 (12) :104-119
[3]   空间溢出效应视角下低碳技术创新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J].
王为东 ;
卢娜 ;
张财经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8, 28 (08) :22-30
[4]   不同环境规制工具对中国节能减排技术创新的影响——基于285个地级市面板数据 [J].
叶琴 ;
曾刚 ;
戴劭勍 ;
王丰龙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8, 28 (02) :115-122
[5]   环境规制、技术进步与工业用水强度的脱钩关系与动态响应 [J].
张峰 ;
宋晓娜 ;
薛惠锋 ;
董会忠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7, 27 (11) :193-201
[6]   碳价格对中国工业外商直接投资的潜在影响 [J].
王班班 ;
吴维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7, 27 (10) :159-167
[7]   应对气候变化关键技术创新差异的时空格局——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例 [J].
马志云 ;
刘云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7, 27 (09) :102-111
[8]   长三角扩容能促进区域经济共同增长吗 [J].
刘乃全 ;
吴友 .
中国工业经济, 2017, (06) :79-97
[9]   环境规制与工业绿色生产率增长——对“强波特假说”的再检验 [J].
原毅军 ;
谢荣辉 .
中国软科学, 2016, (07) :144-154
[10]   货币政策信号、实际干预与企业投资行为 [J].
徐光伟 ;
孙铮 .
财经研究, 2015, 41 (07) :5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