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规制、技术进步与工业用水强度的脱钩关系与动态响应

被引:32
作者
张峰 [1 ,2 ]
宋晓娜 [3 ]
薛惠锋 [1 ]
董会忠 [2 ]
机构
[1] 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
[2] 山东省低碳经济技术研究院
[3] 泰山学院商学院
关键词
工业用水; 环境规制; 技术进步; 脱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24 [工业建设与发展]; TV213.4 [水利资源的管理、保护与改造];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082802 ;
摘要
日趋紧张的水资源形式不断加剧对工业发展的束缚,而在当前新型工业化与创新驱动发展背景下,进一步提高工业技术创新力度,缓解资源要素约束已成为支撑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源。据此,科学评价工业用水变化与环境规制、技术进步的关系对于推动工业升级及其水资源利用具有重要参考意义。本文采用脱钩理论和Butterworth滤波技术对2002—2014年中国工业用水强度与环境规制、技术进步之间的脱钩状态变化趋势进行了定量分析,并通过构建误差修正、脉冲响应与预测方差分解模型,对上述要素之间的协整关系及内在作用机理进行集成研究。结果显示:(1)工业用水强度与环境规制、技术进步之间呈"非理想-理想-非理想"的周期性脱钩波动状态,而对其进行Butterworth滤波后,工业用水强度与环境规制之间呈现"相对稳定-震荡波动-脱钩持续"脱钩阶段,工业用水强度与技术进步之间则呈"波动调整-脱钩持续"的脱钩特征;(2)在环境规制、技术进步分别与工业用水强度具有协整关系,而环境规制与技术进步之间存在非协整关系的前提下,环境规制对工业用水强度引发的正向效应要大于负向效应,而技术进步对工业用水强度控制的支撑仍显薄弱;(3)后期环境规制与技术进步对工业用水强度的冲击虽然会产生短期的动态波动,但其长期效应则有助于实现工业用水强度的有效控制。这意味着,要想有效缓解工业用水强度,短期内要加强环境规制力度,对工业用水强度形成全面的"倒逼机制",并在加大技术创新投入的同时,提高工业节水降污技术成果的转化效率。
引用
收藏
页码:193 / 20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就与问题附视频 [J].
陈志光 ;
李华香 ;
李善同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 (05) :101-110
[2]   北京市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 [J].
刘晓 ;
刘虹利 ;
王红瑞 ;
俞淞 ;
马东春 .
自然资源学报, 2014, 29 (06) :1017-1028
[3]   工业用水效率控制红线考核指标体系构建 [J].
孟戈 ;
邱元锋 ;
沈珍 .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13, 19 (05) :47-50
[4]   云南省区域和行业用水效率考核体系构建研究 [J].
王树鹏 ;
张云峰 ;
朱武 .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1, (10) :62-65
[6]   水资源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研究——以山东省工业用水为例 [J].
宋超 ;
吕娜 ;
栾贻信 ;
冯捷 .
科技管理研究, 2010, 30 (07) :23-25
[7]   工业用水零增长的条件分析——发达国家的经验 [J].
贾绍凤 .
地理科学进展, 2001, (01) :51-59
[8]  
计量经济学.[M].赵卫亚; 彭寿康; 朱晋; 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9]  
高等计量经济学.[M].李子奈;叶阿忠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10]  
Water integration in eco-industrial parks using a multi-leader-follower approach.[J].Manuel A. Ramos;Marianne Boix;Didier Aussel;Ludovic Montastruc;Serge Domenech.Computers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