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吹哨人保护制度及启示

被引:46
作者
彭成义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关键词
吹哨人保护制度; 预防腐败; 举报人保护; 政治生态; 反腐败;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523 [行政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当前中国反腐败斗争的任务是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取得更大战略性成果。在这种背景下,健全"吹哨人保护制度"无疑是一项极好的制度化选择。国外在这方面有着比较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但是学界对其研究和讨论相对较少并且缺少系统性和深度。从国外经验看,吹哨人保护制度不仅有利于实现个人自由和民主权利,而且有助于维护社会公共安全和利益,提升企业和民间组织的社会责任。该制度能满足改善政治生态的系统性需求,补充完善以自体监督为主的监督体系,消解社会资本负向作用,切合全面深化改革目标追求,助力培育公民公共精神和推进民主政治建设,提升中国的国际"履约"形象。因此,通过系统梳理国外吹哨人保护制度的历史沿革、立法框架、保护对象、保护领域、保护内容、受理及审查、跟进与救济、宣介与激励、以及定期评估,建议重点加强对举报的权利本位认知,加快推进专门立法,对制度执行进行查漏加固,有效提升制度的宣介与激励,并运用大数据等对制度进行定期评估和调整。
引用
收藏
页码:42 / 54+126 +126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论美国法上的“禁止报复性解雇”规则 [J].
韩旭 ;
齐延平 .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17, 20 (02) :148-160
[2]   吹哨者、公司、审计师的博弈分析——基于吹哨者保护制度的研究 [J].
栾甫贵 ;
田丽媛 .
审计与经济研究, 2017, 32 (01) :38-48
[3]   证券举报人制度:价值源流、规则构成与启示 [J].
仇晓光 ;
杨硕 .
社会科学战线, 2016, (11) :218-225
[6]   行政法学视野中的“吹哨人”制度 [J].
詹强 .
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2016, (04) :45-54
[8]   美国科研不端举报人保护制度研究 [J].
和鸿鹏 ;
王聪 ;
李真真 .
中国科学基金, 2015, 29 (04) :270-276
[9]   美国《吹哨人保护法案》对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启示 [J].
谭洁 .
广西社会科学, 2015, (01) :114-118
[10]   法治下实名举报人保护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J].
何名祥 .
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 2014, (01) :126-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