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深度教学:典型特征、肇始语境与达成路径

被引:16
作者
潘道广 [1 ,2 ]
机构
[1] 南京大学哲学系
[2] 常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大学深度教学; 浅表性教学; 工具性教学; 技术主义教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42 [教学理论、教学法];
学科分类号
040102 ;
摘要
大学深度教学是超越表层的符号教学,由符号教学走向逻辑教学和意义教学相统一的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大学深度教学表明了大学课堂教学的未来路向。它具有沉浸性、理解性、问题导向性和反思性等典型特征。大学浅表性教学的桎梏、大学工具性教学的漫溢、大学技术主义教学的掣肘是大学深度教学的肇始语境。可通过秉持"生产模式Ⅱ"的知识观、确立"统整性"的教材观、坚守"发展性"的教学观、守持"以人为本"的学生观等路径来实现大学深度教学。
引用
收藏
页码:132 / 14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北大清华再争状元就没有希望.[N].谢湘;堵力;.中国青年报.2012,
[2]   高校研究性教学改革的逻辑源起与深化路径——基于知识生产模式转型的推进框架 [J].
王务均 ;
王洪才 .
教育发展研究, 2018, 38 (01) :61-68
[3]   论深度教学:内涵、特征与标准 [J].
伍远岳 .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17, (04) :58-65
[4]   论深度教学:源起、基础与理念 [J].
郭元祥 .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17, (03) :1-11
[5]   课堂教学改革的基础与方向──兼论深度教学 [J].
郭元祥 .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15, (06) :1-6
[7]   教师教学投入影响学生学习投入的个案研究 [J].
何旭明 .
教育学术月刊, 2014, (07) :93-99
[8]   大学文化建设:何种文化如何建设 [J].
刘铁芳 .
高等教育研究, 2014, (01) :11-16
[9]   生命的遮蔽与澄明——教学技术化的理性反思与现实救赎 [J].
李卯 ;
石雷 .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13, 12 (04) :37-41+46
[10]   实行深度教学 推动大学课堂教学改革 [J].
李松林 .
中国高等教育, 2012, (22) :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