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修正:维度、策略、评价与反思

被引:204
作者
梁根林
机构
[1] 北京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刑法修正; 刑法结构; 刑法立法模式; 犯罪圈扩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4.3 [分则];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摘要
近年来,刑法修正案运用多种修正策略,对刑法进行重大修正,展现出刑法干预早期化、能动化、犯罪圈不断扩大的立法趋向。这一趋向既不意味着法治国自由刑法的诉求已成过眼烟云,也不意味着积极的刑法立法观在我国就此确立。犯罪圈扩大的立法趋向在总体上具有客观必然性和实践合理性,但刑法修正案的某些条款在合目的性、明确性与体系逻辑性方面存在瑕疵;1997年刑法由"厉而不严"向"严而不厉"的结构转型尚未成功,碎片化的刑法修正案立法方式破坏了1997年刑法的外部面相和内部逻辑;1997年刑法已经进入其生命周期的后期,应适时启动对其的全面修订,并且超越刑法典单轨立法模式,构建刑法典与行政刑法的双轨立法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42 / 65
页数:24
相关论文
共 47 条
[2]   积极刑法立法观在中国的确立 [J].
周光权 .
法学研究, 2016, 38 (04) :23-40
[3]   刑法体系的合宪性调控——以“李斯特鸿沟”为视角 [J].
张翔 .
法学研究, 2016, 38 (04) :41-60
[4]  
行宪以法,驭法以宪:再谈宪法与部门法的关系[J]. 中国法律评论. 2016(02)
[5]   新刑法工具主义批判与矫正 [J].
魏昌东 .
法学, 2016, (02) :85-91
[6]   刑法职业禁止令的性质及司法适用探析 [J].
卢建平 ;
孙本雄 .
法学杂志, 2016, 37 (02) :22-30
[7]   刑事立法应力戒情绪——以《刑法修正案(九)》为视角 [J].
刘宪权 .
法学评论, 2016, 34 (01) :86-97
[10]   准抽象危险犯概念之提倡 [J].
陈洪兵 .
法学研究, 2015, 37 (05) :123-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