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2 条
比较教育研究的思维逻辑——从实体性思维到关系性思维
被引:9
作者:
鲍俊逸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来源:
关键词:
比较教育;
思维逻辑;
实体性思维;
关系性思维;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0-059.3 [比较教育学];
学科分类号:
040104 ;
摘要:
"比较"内含两种思维方式:一种是实体性思维,存在于实体之间,致力于结构性的并置和借鉴;一种是关系性思维,存在于关系之中,致力于建构性的理解与对话。但两者并不是二元对立的替代关系,而是后者在前者的基础上融合升级的辩证关系。因此,比较教育研究的思维逻辑不仅意味着生成性的结构主义或功利主义的教育实践,而且意味着理解性的主观主义或解释主义的教育哲思,体现着人类文化的人文主义精神。可以说,比较教育不只是基于若干研究对象的实体性对比和对照,更是以关系性思维在关系间建立人类理解的学问,以发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系性存在,达成国际理解的复杂转换过程。从实体性思维到关系性思维,不仅是比较教育研究方法的人文主义转向,而且也是对比较教育学科人文价值的再认识,最终将有助于推动比较教育研究成为一种总体性的人文社会科学。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29
页数:9
相关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