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理性”与真实的“共同体”

被引:159
作者
贺来
机构
[1]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暨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
关键词
关系理性; 为他人的主体性; 共同体;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B023 [认识论、反映论];
学科分类号
010101 ;
摘要
"主观理性"与"共同感"的矛盾是现代性深层的"二律背反"。现代性的这一深层困境要求哲学对"理性"观念进行深入反省与重建。新型理性既不能是以抽象"共同体"为根据的"客观理性",也不能是以抽象"个体"为根据的"主观理性",而应该是超越二者的"关系理性"。以"关系理性"为基本原则,确立"为他人的主体性"观念,为克服"主观理性"与"共同感"的矛盾奠定了基本的思想前提。哲学对"关系理性"的自觉,既是人的自我理解的深化,也是对哲学的思想任务和价值关怀的一次重新设定。对于中哲、西哲、马哲来说,在推动个人自由个性发展的同时,促进人们之间的联合,在此基础上追求真实的"共同体",应成为其自觉的哲学意识和价值眷注。这构成了中哲、西哲、马哲对话与融合的重要生长点。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44+205 +205-206
页数:25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论马克思哲学与形而上学的深层关系——“形而上学的终结”与“形而上维度的拯救” [J].
贺来 .
哲学研究, 2009, (10) :3-9+127
[2]   中国传统哲学的思维特质及其价值 [J].
高清海 .
中国社会科学, 2002, (01) :52-55+206
[3]  
关键词[M]. 三联书店 , (英)雷蒙·威廉斯(RaymondWilliams)著, 2005
[4]  
为承认而斗争[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德)阿克塞尔·霍耐特(AxelHonneth)著, 2005
[5]  
现代性的哲学话语[M]. 译林出版社 , (德)于尔根·哈贝马斯(JurgenHabermas)著, 2004
[6]  
偶然、反讽与团结[M]. 商务印书馆 , (美)理查德·罗蒂(RichardRorty)著, 2003
[7]  
共同体[M]. 江苏人民出版社 , (英)齐格蒙特·鲍曼(ZygmuntBauman)著, 2003
[8]  
社会分工论[M]. 三联书店 , (法)埃米尔·涂尔干(EmileDurkhem)著, 2000
[9]  
共同体与社会[M]. 商务印书馆 , (德)斐迪南·滕尼斯(FerdinandTonnies)著, 1999
[10]  
存在与时间[M]. 三联书店 , (德)海德格尔(MartinHeidergger)著,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