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体论承诺”之破解何以可能——以布迪厄和吉登斯的“关系性思维”为研究对象

被引:8
作者
王洪波
机构
[1] 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布迪厄; 吉登斯; 实体性思维; 关系性思维;
D O I
10.16365/j.cnki.11-4054/d.2016.05.014
中图分类号
B016 [本体论];
学科分类号
01 ; 0101 ;
摘要
实体性思维方式因预设了过多的"本体论承诺"而存在着学术和现实的局限性和困境。基于此,布迪厄和吉登斯试图破解实体性思维方式所预设的二元对立,尝试以"关系主义方法论"实现对"实体性思维"的超越。辩证地看,"关系性思维"虽具有较强的阐释优势,但其尚不能实现对"实体性思维"的彻底超越。两种思维方式的辩证互补将为二元存在的关系阐释开启新的境遇。
引用
收藏
页码:98 / 10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西方哲学概论.[M].韩震; 编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  
社会的构成.[M].(英)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Giddens)著;李康;李猛译;.三联书店.1998,
[3]  
思想与社会.[M].张东荪著;.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4]  
实践与反思.[M].(法)皮埃尔·布迪厄(PierreBourdieu);(美)华康德(LoicWacquant)著;李猛;李康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5]  
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M].(法)布尔迪厄(PierreBourdieu)[著];包亚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6]  
从物质实体到关系实在.[M].罗嘉昌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7]  
中国科学技术史.[M].(英)李约瑟著;何兆武等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8]  
古希腊哲学.[M].苗力田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9]  
伦理学.[M].(荷)斯宾诺莎(BaruchdeSpinoza)著;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83,
[10]  
哲学原理.[M].笛卡尔 著.商务印书馆.1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