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和环境绩效评价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

被引:11
作者
杜克锐 [1 ]
鄢哲明 [2 ]
杨志明 [3 ]
机构
[1] 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
[2] 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
[3] 北京科技大学东凌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能源效率; 环境效率; 数据包络分析; 随机前沿分析;
D O I
10.19511/j.cnki.jee.2018.01.008
中图分类号
X24 [人类、资源、能源与环境的关系];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评估不同国家或地区的能源效率和环境效率不仅有助于人们了解他们之间的能源和环境绩效差异,而且为提高能源效率和环境效率也提供了有利的参考依据。本文首先厘清能源效率、环境效率和系统综合效率的内涵,梳理出国内外能源和环境绩效评价方法的发展脉络以及在中国的经验研究;其次,系统地比较不同绩效评价方法之间的优点和缺点;最后,探讨该领域内进一步的研究方向。通过文献分类爬梳,本文发现未来的研究方向包括异质技术的相关建模、考虑随机噪声或不确定性因素、寻找能源或环境非效率的根源。
引用
收藏
页码:113 / 138
页数:26
相关论文
共 129 条
[21]   基于环境污染的中国全要素能源效率研究 [J].
袁晓玲 ;
张宝山 ;
杨万平 .
中国工业经济, 2009, (02) :76-86
[22]   中国各省火电行业的技术效率及其提升方向——基于三阶段DEA模型的分析 [J].
白雪洁 ;
宋莹 .
财经研究, 2008, (10) :15-25
[23]   市场分割下的中国全要素能源效率:基于超效率DEA方法的经验分析 [J].
师博 ;
沈坤荣 .
世界经济, 2008, (09) :49-59
[24]   中国能源强度变动的区域因素分解分析——基于LMDI分解方法 [J].
李国璋 ;
王双 .
财经研究, 2008, (08) :52-62
[25]   中国工业能耗变动原因分析 [J].
施凤丹 .
系统工程, 2008, (04) :55-60
[26]   考虑环境因素的省级技术效率排名(1999—2005) [J].
胡鞍钢 ;
郑京海 ;
高宇宁 ;
张宁 ;
许海萍 .
经济学(季刊), 2008, (03) :933-960
[27]   能效研究方法和中国各地区能源效率的比较 [J].
杨红亮 ;
史丹 .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8, (03) :12-20
[28]   环境、资源与工业增长的协调性 [J].
涂正革 .
经济研究, 2008, (02) :93-105
[29]   能源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基于DEA的实证分析 [J].
魏楚 ;
沈满洪 .
管理世界, 2007, (08) :66-76
[30]   中国能源强度变化的结构与效率因素贡献——基于AWD的实证分析 [J].
周勇 ;
李廉水 .
产业经济研究, 2006, (04) :6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