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和环境绩效评价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

被引:11
作者
杜克锐 [1 ]
鄢哲明 [2 ]
杨志明 [3 ]
机构
[1] 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
[2] 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
[3] 北京科技大学东凌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能源效率; 环境效率; 数据包络分析; 随机前沿分析;
D O I
10.19511/j.cnki.jee.2018.01.008
中图分类号
X24 [人类、资源、能源与环境的关系];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评估不同国家或地区的能源效率和环境效率不仅有助于人们了解他们之间的能源和环境绩效差异,而且为提高能源效率和环境效率也提供了有利的参考依据。本文首先厘清能源效率、环境效率和系统综合效率的内涵,梳理出国内外能源和环境绩效评价方法的发展脉络以及在中国的经验研究;其次,系统地比较不同绩效评价方法之间的优点和缺点;最后,探讨该领域内进一步的研究方向。通过文献分类爬梳,本文发现未来的研究方向包括异质技术的相关建模、考虑随机噪声或不确定性因素、寻找能源或环境非效率的根源。
引用
收藏
页码:113 / 138
页数:26
相关论文
共 129 条
[11]   中国省际能源效率的再测算——基于共同边界随机前沿法 [J].
周梦玲 ;
张宁 .
环境经济研究, 2017, 2 (03) :64-78
[12]   中国城市水资源系统效率实证研究——基于网络BAM模型的分析 [J].
王兵 ;
宫明丽 .
产经评论, 2017, 8 (05) :133-148
[13]   服务业真的比制造业更绿色环保?——基于能源效率的测度与分解 [J].
白雪洁 ;
孟辉 .
产业经济研究, 2017, (03) :1-14
[14]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大气环境绩效研究 [J].
汪克亮 ;
孟祥瑞 ;
杨宝臣 ;
程云鹤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6, 33 (11) :59-76
[15]   服务业发展是绿色的吗?——基于服务业环境全要素效率分析 [J].
庞瑞芝 ;
王亮 .
产业经济研究, 2016, (04) :18-28
[16]   2006-2012年中国工业行业能源和环境综合效率及其影响因素 [J].
王娟 ;
赵涛 ;
张啸虎 .
资源科学, 2016, 38 (02) :311-320
[17]   中国能源绩效的动态演化、地区差距与成因识别——基于一种新型全要素能源生产率变动指标 [J].
李兰冰 .
管理世界, 2015, (11) :40-52
[18]   对外贸易是否有利于提高能源环境效率——以中国工业行业为例 [J].
林伯强 ;
刘泓汛 .
经济研究, 2015, 50 (09) :127-141
[19]   中国区域工业生产效率、环境治理效率与综合效率实证研究——基于RAM网络DEA模型的分析 [J].
王兵 ;
罗佑军 .
世界经济文汇, 2015, (01) :99-119
[20]   中国碳排放效率区域差异性研究——基于三阶段DEA模型和超效率DEA模型的分析 [J].
刘亦文 ;
胡宗义 .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5, 37 (02) :2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