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教育伦理的多维审视——基于马克思技术批判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被引:43
作者
苏明
陈·巴特尔
机构
[1]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
关键词
马克思技术批判; 人工智能; 伦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B82-057 [道德与科学技术]; B038 [人民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学科分类号
01 ; 0101 ; 010101 ;
摘要
马克思认为,技术异化会带来人的异化和教育的异化,技术并不必然向善的方向发展,技术从发明走向成熟都需要经历一个批判的过程。人工智能引发包括教育在内社会各领域的连锁反应,技术进步的已然性和社会适应的滞后性构成了社会系统平衡失调的基本矛盾,需要通过对技术的伦理批判完成技术的社会化改造。把技术批判的场域由"工作场"转移到"学校场",对人工智能教育进行价值审视、公平性审视、人性审视、责任审视和终极目标的审视,目的在于防范人工智能异化的风险并促进人工智能教育更好地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223 / 22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人工智能的学科定位与发展战略 [J].
陈·巴特尔 ;
苏明 .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9, (08) :18-23+38
[2]   人工智能是适格的刑事责任主体吗? [J].
叶良芳 .
环球法律评论, 2019, 41 (04) :67-82
[3]   大数据时代算法歧视的法律规制与司法审查——以美国法律实践为例 [J].
郑智航 ;
徐昭曦 .
比较法研究, 2019, (04) :111-122
[4]   语音识别技术不应作为阅读障碍人群的解决方案 [J].
本刊讯 .
数据分析与知识发现, 2019, (06) :56-56
[5]   教育机器人对学生学习效果影响的元分析 [J].
周进 ;
安涛 ;
韩雪婧 .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9, 31 (03) :96-105
[6]   增强现实技术能促进学习吗?——基于2010-2018年国际英文期刊35项研究的元分析 [J].
倪慧文 ;
胡永斌 .
开放教育研究, 2019, 25 (01) :62-72
[7]   论人工智能的民事责任:以自动驾驶汽车和智能机器人为切入点 [J].
司晓 ;
曹建峰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7, 35 (05) :166-173
[8]   大数据算法的歧视本质 [J].
张玉宏 ;
秦志光 ;
肖乐 .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7, 33 (05) :81-86
[9]   教师责任范畴:内涵、外延及其架构 [J].
李保强 ;
陈忠伟 .
教育科学研究, 2013, (05) :11-17
[10]   19世纪英国工人阶级教育问题探析 [J].
郭家宏 .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12, (06) :152-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