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本质:从技术整合到人机融合

被引:61
作者
蔡连玉
金明飞
周跃良
机构
[1] 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浙江省智能教育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教育数字化转型; 转型本质; 技术整合; 人机融合;
D O I
10.16382/j.cnki.1000-5560.2023.03.004
中图分类号
G434 [计算机化教学];
学科分类号
040110 ;
摘要
探寻教育数字化转型质的规定性是有效推进转型实践的认识基础。信息技术整合提升了信息分享效率,但客观上带来了技术与教育主体(教师、学生、管理者)的分离,不能实现机器智能与人类智能的汇集融合。作为理论范式的教育“技术整合”认为,信息技术教育应用是一个通过技术与课程的“物物整合”,革新教学内容呈现,注重知识推送,促进学生知识获取,从而提升工业化“教育生产”效率的过程。“技术整合”范式在本体论、方法论、认识论与价值论四个维度都存在限度,难以满足教育数字化转型的价值创造需求。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本质指向是“人机融合”,这一新范式认为,信息技术教育应用是一个通过教育主体与机器的“人机融合”,利用人机协同,汇集机器智能与人类智能,促进学生心智成长,从而实现“大规模因材施教”的过程。这一范式遵循了现代教育理念,是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理论基础。实现教育数字化转型需要基于“人机融合”理念:(1)通过整体流程再造,实现教育全系统数智驱动;(2)通过新型能力建设,实现教育人机一体化;(3)通过系统优化创新,实现价值体系的重构;(4)通过组织专项研发,实现技术的教育性提升。
引用
收藏
页码:36 / 4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3 条
[1]   人工智能实现完全意向性何以可能?——人机融合智能:未来人工智能发展方向 [J].
阙玉叶 .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22, 38 (09) :55-61
[2]   数字化转型视野下的教育治理 [J].
袁振国 .
中国教育学刊, 2022, (08) :1-6+18
[3]   教育视野中的人工智能与人工智能教育——理念、战略和工程化设计 [J].
桑新民 .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2022, 5 (03) :3-21
[4]   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本质探析与研究展望 [J].
祝智庭 ;
胡姣 .
中国电化教育, 2022, (04) :1-8+25
[5]   “技术”何以重塑教育 [J].
陈晓珊 ;
戚万学 .
教育研究, 2021, 42 (10) :45-61
[6]   智能时代“因材施教”的回归与超越——基于教学范式变革的历史考察 [J].
王开 ;
汪滢 .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61 (06) :114-122
[7]   信息技术革命与教育教学变革:反思与展望 [J].
阎光才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1, 39 (07) :1-15
[8]   教育技术:应该按照“教育的逻辑”考量“技术” [J].
安富海 .
电化教育研究, 2020, 41 (09) :27-33
[9]   人类社会的前进方向:智能社会 [J].
杨述明 .
江汉论坛, 2020, (06) :38-51
[10]   智能时代的生命进化及其教育 [J].
李政涛 ;
罗艺 .
教育研究, 2019, 40 (11) :3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