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与“后盾”:个体资本、单位层级与第一书记贫困治理绩效——基于陕甘宁深度贫困地区72个贫困村的实证分析

被引:27
作者
倪大钊 [1 ,2 ]
徐志毅 [1 ]
钟超 [3 ]
宫钰 [1 ]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2]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商学院
[3]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关键词
第一书记; 帮扶机制; 个体资本; 派出单位层级; 贫困治理绩效;
D O I
10.16149/j.cnki.23-1523.20200910.001
中图分类号
D262.3 [党的干部工作]; F323.8 [农业收入与分配];
学科分类号
030204 ; 0305 ; 030503 ; 0307 ;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作为我国扶贫开发"六大工作机制"之一,干部驻村帮扶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发挥了重要的抓手作用。本文基于在陕甘宁深度贫困地区采集的2万多建档立卡贫困户数据建立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从第一书记的个人特征、人力资本、派出单位层级、村庄资源禀赋以及贫困户属性等因素入手,验证第一书记贫困治理的"先锋"角色和派出单位的"后盾"作用。本文发现:(1)第一书记派出单位层级和职务职级越高越有助于提升贫困治理绩效;(2)第一书记年龄越大、学历越高则贫困治理绩效越低。本文为考察第一书记驻村帮扶提供了一个"先锋"与"后盾"的互动视角,并在实证分析中优化了贫困治理绩效评价方法,研究结论和政策启示有助于完善第一书记选派制度,提升第一书记选派精准度和匹配度,从而提高干部驻村帮扶绩效。本文的局限在于缺少对贫困治理绩效进行动态分析以及对第一书记有关个体特征的控制,这是后续需要予以关注的方面。
引用
收藏
页码:126 / 139+174 +174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50 条
[1]   中国精准扶贫驻村帮扶工作成效及其影响因素 [J].
童春阳 ;
周扬 .
地理研究, 2020, 39 (05) :1128-1138
[2]   东西部扶贫协作场域中的互动合作模式构建——基于粤桂扶贫协作案例的分析 [J].
祝慧 ;
雷明 .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 41 (01) :95-101+192
[3]   干部驻村、部门帮扶与跨层级治理——基于桂南Q市“联镇包村”制度运作分析 [J].
张国磊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20 (02) :26-38
[4]   中国农村扶贫措施成效评估指标选择与分析框架 [J].
丁建彪 .
江苏社会科学 , 2020, (02) :89-98+242
[5]   “双轨双层”治理:第一书记与村两委的基层贫困治理研究 [J].
刘建生 ;
涂琦瑶 ;
施晨 .
中国行政管理, 2019, (11) :138-144
[6]   科层权威、资源吸纳与基层社会治理——基于“联镇包村”第一书记的行动逻辑考察 [J].
张国磊 .
中国行政管理, 2019, (11) :131-137
[7]   “第一书记”社会资本与扶贫工作绩效的关系研究 [J].
刘湖北 ;
闵炜琪 ;
陈靓 .
江西社会科学, 2019, 39 (09) :212-218
[8]   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驻村“第一书记”:名实分离与治理路径 [J].
张国磊 ;
詹国辉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19 (05) :25-32
[9]   基层治理与乡村振兴:青年第一书记的行动范式 [J].
张登国 .
中国青年研究, 2019, (09) :25-30+70
[10]   组织分析视角下基层政策执行多重逻辑探析——以精准扶贫中的“表海”现象为例 [J].
孙宗锋 ;
孙悦 .
公共管理学报, 2019, 16 (03) :16-26+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