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保护原理之辨:过程保护和结果保护

被引:22
作者
蔡培如
机构
[1] 复旦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个人信息; 结果保护; 过程保护; 个人信息保护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过程保护"模式和"结果保护"模式是诠释和理解我国个人信息保护原理的重要视角。在过程保护模式中,个人参与乃至主导信息处理过程,这是以民法保护方式为基础,由补强型规则和削弱型规则共筑的保护理念;结果保护模式则是由公法限定个人信息可被处理的广度和深度以防止信息过度开采,从而于结果上保障个体的人格尊严价值或国家社会公共利益,这分化出社会控制论和国家保护义务论两种公法思路。在立法实践中,这两个模式不是排他互异,而是在不同的信息处理规则项下错落有致地组合,合力形成公私法共生的保护方式。
引用
收藏
页码:91 / 101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和而不同:隐私权与个人信息的规则界分和适用 [J].
王利明 .
法学评论, 2021, 39 (02) :15-24
[2]   个人信息保护的“同意”困境及其出路 [J].
吕炳斌 .
法商研究, 2021, 38 (02) :87-101
[3]   个人信息国家保护义务及展开 [J].
王锡锌 .
中国法学, 2021, (01) :145-166
[4]   从个人控制到产品规制——论个人信息保护模式的转变 [J].
李芊 .
中国应用法学, 2021, (01) :56-78
[5]   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的中国路径 [J].
申卫星 .
探索与争鸣, 2020, (11) :5-8
[6]   个人信息权的权利属性、法理基础与保护路径 [J].
郑维炜 .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20, 26 (06) :125-139
[7]   个人信息保护的理念嬗变与制度变革 [J].
王怀勇 ;
常宇豪 .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20, 26 (06) :140-159
[8]   数字人权时代人脸识别技术应用的治理 [J].
郭春镇 .
现代法学, 2020, 42 (04) :19-36
[9]   论我国民法典中的个人信息合理使用制度 [J].
程啸 .
中外法学, 2020, 32 (04) :1001-1017
[10]   论侵害个人信息的民事责任 [J].
程啸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 42 (02) :3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