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权的权利属性、法理基础与保护路径

被引:68
作者
郑维炜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个人信息权; 独立人格权; 人格利益; 权利属性; 个人信息保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3 [民法]; D922.16 [文教、卫生管理法令];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030103 ;
摘要
我国《民法典》人格权编规定了个人信息保护。通过对条文的分析可以发现,立法没有明确个人信息保护应为法益保护抑或权利保护。通过创制个人信息权对个人信息予以保护,这是一般人格权在信息时代发展中所形成的新的社会形态的具体展现,是信息时代保护个人人格的要求。法律上创制的个人信息权是一项独立的人格权权利类型,并且这种权利类型的独立存在有其法哲学上的基础。通过《民法典》人格权编确立个人信息权保护的法律制度,侧重《民法典》人格权编与其他部门法的法律条文之间的相互协调与互为补充,是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发展路径。
引用
收藏
页码:125 / 139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2]   康德之人格性概念的形而上维度 [J].
江璐 .
哲学分析, 2019, 10 (01) :68-78+197
[3]   数据共享与个人信息保护 [J].
王利明 .
现代法学, 2019, 41 (01) :45-57
[4]   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立法主要矛盾研讨 [J].
张新宝 .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8, 58 (05) :45-56+204
[6]   个人信息保护中知情同意原则的困境与出路 [J].
林洹民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31 (03) :13-21
[7]   论大数据时代的个人数据权利 [J].
程啸 .
中国社会科学, 2018, (03) :102-122+207
[8]   个人信息:法益抑或民事权利——对《民法总则》第111条规定的“个人信息”之解读 [J].
杨立新 .
法学论坛, 2018, 33 (01) :34-45
[9]  
布兰代斯的隐私权思想——以《隐私权》一文为起点的考察[J]. 岳岚培.现代法治研究. 2017(03)
[10]   数据新型财产权构建及其体系研究 [J].
龙卫球 .
政法论坛, 2017, 35 (04) :6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