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之人格性概念的形而上维度

被引:3
作者
江璐
机构
[1] 中山大学哲学系
关键词
康德; 人格性; 实践哲学; 元伦理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B516.31 [康德(Kant,I.1724~1804年)];
学科分类号
010103 ;
摘要
对康德哲学中"Person"和"Pers?nlichkeit"概念加以清晰区分是必要的。以康德文本为基础对这两个概念加以界定和阐述,目的是从关于人格性之实在性问题的探讨出发来展现它是如何为伦理学中的"义务""道德"和"归责"这些核心概念提供一种形而上的奠基的。
引用
收藏
页码:68 / 78+197 +197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康, 2013
[2]  
道德形而上学[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康, 2013
[3]  
实践理性批判[M]. 人民出版社 , (德) 康德, 2003
[4]  
纯粹理性批判[M]. 人民出版社 , (德) 康德, 2003
[5]  
HUMANITY AS AN OBJECT OF RESPECT: IMMANUEL KANT'S ANTHROPOLOGICAL APPROACH AND THE FOUNDATION FOR MORALITY[J] . SIBYLLE ROLF. The Heythrop Journal . 2009 (4)
[6]  
VI—Kant on the Identity of Persons[J] . BéatriceLonguenesse. Proceedings of the Aristotelian Society (Hardback) . 2007 (1pt2)
[7]   Did Kant respect persons? [J].
Neumann M. .
Res Publica, 2000, 6 (3) :285-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