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美丽中国建设与旅游业发展耦合关联性测度及前景预测——以长江经济带11省市为例

被引:90
作者
时朋飞 [1 ]
李星明 [2 ]
熊元斌 [1 ]
机构
[1]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学院
[2] 华中师范大学地理过程分析与模拟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美丽中国; 旅游业; 耦合关联; 长江经济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美丽中国—旅游业是内涵广泛且结构复杂的具有耦合特征的开放性巨系统。在全面剖析美丽中国系统与旅游业系统耦合互动作用机理的基础上,建构了美丽中国—旅游业耦合协调度指标体系,并运用加权TOPSIS法对长江经济带11省市两大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进行测度,然后基于耦合协调模型从时空维度对该区域11省市两大系统的耦合协调演化关系给予分析,最后结合修正GM(1.1)模型预测了该区域11省市两大系统耦合协调度未来10年的变化轨迹。研究发现:(1)美丽中国系统与旅游业系统之间耦合协调发展特征显著,即两大系统之间存在明显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关系。(2)长江经济带11省市美丽中国系统与旅游业系统发展水平呈波动上升态势且发展态势趋同,但旅游业系统发展水平波动幅度较美丽中国系统更为明显;该区域美丽中国系统评价值长期高于旅游业系统评价值,表明旅游业对美丽中国建设的驱动作用滞后于美丽中国建设对旅游业的促进作用。(3)长江经济带11省市两大系统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处在稳步上升状态,但提升与演进速度较为缓慢,其中耦合度始终处于磨合阶段,耦合协调度才跨入勉强协调阶段;预测结果显示未来10年耦合协调度演化进程明显加快。(4)长江经济带11省市两大系统评价值、耦合度指数、耦合协调度等均存在显著的地域空间差异,从东向西基本上呈现"高—较低—较高—低—较高"的空间格局,而旅游业成为弥合区域发展差异的有效路径依赖。
引用
收藏
页码:86 / 102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48 条
[1]   旅游业与金融业耦合协调发展实证分析——以江苏省为例 [J].
龚艳 ;
郭峥嵘 .
旅游学刊, 2017, 32 (03) :74-84
[2]   习近平美丽中国建设思想及其重要意义 [J].
秦书生 ;
胡楠 .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18 (06) :633-638
[3]   美丽乡村:乡村旅游2.0与美丽中国战略的关键 [J].
李创新 .
旅游学刊, 2016, 31 (10) :3-5
[4]   加强旅游业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美丽中国 [J].
向宝惠 .
旅游学刊, 2016, 31 (10) :5-7
[5]   改进的GM(1,1)灰色预测模型及其应用 [J].
王璐 ;
沙秀艳 ;
薛颖 .
统计与决策, 2016, (10) :74-77
[6]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美丽中国”评价体系 [J].
谢炳庚 ;
陈永林 ;
李晓青 .
经济地理, 2015, 35 (12) :36-42
[7]   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的时空耦合分异——基于九省区市1993-2012年面板数据 [J].
高楠 ;
马耀峰 ;
张春晖 .
经济管理, 2015, 37 (09) :111-120
[8]   中国省域旅游业的竞争力评价及空间格局 [J].
许贤棠 ;
胡静 ;
刘大均 .
经济管理, 2015, 37 (04) :126-135
[9]   长江中游城市群协调发展及合作路径 [J].
吴志军 .
经济地理, 2015, 35 (03) :60-65
[10]   “美丽中国”区域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J].
向云波 ;
谢炳庚 .
统计与决策, 2015, (05) :5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