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中国”区域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被引:29
作者
向云波 [1 ,2 ,3 ]
谢炳庚 [2 ]
机构
[1] 湖南师范大学地理学博士后流动站
[2] 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3] 湖南科技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 美丽中国; 指标体系;
D O I
10.13546/j.cnki.tjyjc.2015.05.014
中图分类号
D61 [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0305 ; 030503 ; 0201 ; 020105 ;
摘要
文章以可持续发展思想和理念为指导,在分析"美丽中国"内涵,并考虑不同区域在国土空间开发中所承担主体功能差异的基础上,借鉴艾肯斯和马科斯尼弗可持续发展四面体分析框架,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指标权重,尝试从资源生态、经济发展、社会伦理和文化政治4个维度,选择20个单项指标,构建不同主体功能区划下的"美丽中国"区域建设水平评价模型,并借助该评价模型对长沙市的9个县市区"美丽中国"区域建设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
引用
收藏
页码:51 / 5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美丽中国的哲学智慧与行动意义 [J].
万俊人 .
中国社会科学, 2013, (05) :5-11
[2]   “美丽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的美丽愿景 [J].
陈明富 .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02) :35-40
[3]   “美丽中国”的内涵、制约因素及实现途径 [J].
许瑛 .
理论界, 2013, (01) :62-64
[4]   我国主体功能区划的科学基础 [J].
樊杰 .
地理学报, 2007, (04) :339-350
[5]   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诠释与解析 [J].
李龙熙 .
行政与法(吉林省行政学院学报), 2005, (01) :3-7
[6]  
可持续发展[M]. 经济科学出版社 , (英)伊恩·莫法特著,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