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教育中“人—技术”关系博弈与建构——从反向驯化到技术调解

被引:59
作者
孙田琳子
机构
[1] 南京邮电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
关键词
人工智能教育; 人—技术关系; 反向驯化; 技术调解; 道德物化;
D O I
10.13966/j.cnki.kfjyyj.2021.37.004
中图分类号
G434 [计算机化教学];
学科分类号
040110 ;
摘要
随着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深度应用,技术自主性的日益膨胀对人类主体性发展带来威胁,促使人们重新审思教学技术与教育主体之间的博弈关系。文章揭示了现代技术裹挟下的教育困境,呼吁警惕对智能技术过度依赖引发的技术反向驯化和信息茧房现象;分析教育场域中人与技术的三种博弈形态——对立失衡、适应平衡和融合共生,指出技术调解是化解人与技术矛盾关系的可能出路;进而提出技术调解视域下人工智能教育的发展方向,并从"人-技术"关系维、技术维、主体维层面建构人工智能教育的实践路径,为教育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37 / 4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论技术向善何以可能——人工智能教育伦理的逻辑起点 [J].
孙田琳子 .
高教探索, 2021, (05) :34-38+102
[2]   智能教育应用的人机双向反馈:机理、模型与实施原则 [J].
董艳 ;
李心怡 ;
郑娅峰 ;
翟雪松 .
开放教育研究, 2021, 27 (02) :26-33
[3]   基于负责任创新的工程伦理探析 [J].
贾璐萌 .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42 (02) :123-128
[4]   人工智能与人的“新异化” [J].
孙伟平 .
中国社会科学, 2020, (12) :119-137+202
[7]   教学技术的价值悖论及其人文规约 [J].
付强 .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30 (05) :118-127+159
[10]   技术调节视角下的人工物道德功能探析 [J].
贠兆恒 ;
李建清 .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9, 35 (11) :2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