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刑定罪”的实践样态及其分析——以Y市法院的实证考察为基础

被引:15
作者
周建达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罪刑均衡; 以刑定罪; 以罪定刑; 图示效应; 实质权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4 [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摘要
以刑定罪是司法实践中客观存在但有待学理开示的一种"逆向型"定罪思维或逻辑。田野调查发现,常规案件的以刑定罪遵循着司法裁判的"图式效应",而疑难案件的以刑定罪则寻求着个案裁判上的"实质权衡"。罪刑关系的互动式理解和社会公众对量刑公正的热切关注,是推动以刑定罪外化于行的内外要因。疑难案件的以刑定罪并不局限于法条存在交叉或包容等场合,并且从裁判后果上看也决非只有裁判结果"趋轻型"一个维度。虽然以刑定罪带有明显的知识片段性和碎片化等特征,但透过复杂的司法迹象,仍可探知其基本要义:把定罪活动的目的直接落定在寻求处罚的妥当性上;对制定法载负的罪刑体系之合理性保持审慎的怀疑;主张体系性地理解构成要件与功能性地体认法定刑;强调法律原则的功能互济与对具体规则的精神统领。
引用
收藏
页码:20 / 40
页数:21
相关论文
共 37 条
[2]   罪刑关系法定化困境与人道主义补足 [J].
孙万怀 .
政法论坛, 2012, 30 (01) :92-105
[4]   以刑制罪:罪刑关系的反思与展开 [J].
赵运锋 .
政治与法律, 2010, (07) :9-18
[5]   量刑与定罪互动论:为了量刑公正可变换罪名 [J].
高艳东 .
现代法学, 2009, 31 (05) :164-174
[6]   刑法解释理念 [J].
张明楷 .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08, 16 (06) :140-149
[7]   司法上的犯罪化与非犯罪化 [J].
张明楷 .
法学家, 2008, (04) :65-75+93
[8]   现代法治语境中的刑事政策 [J].
梁根林 .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08, (04) :152-160
[9]   从盗窃到侵占:许霆案的法理与规范分析 [J].
高艳东 .
中外法学, 2008, (03) :457-479
[10]   罪刑关系的反思与重构——兼谈罚金刑在中国现阶段之适用 [J].
冯亚东 .
中国社会科学, 2006, (05) :125-134+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