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适应”理论与实践——第三届人工智能和自适应教育国际大会综述

被引:4
作者
刘凯 [1 ,2 ]
王韶 [1 ]
隆舟 [3 ]
王涛 [4 ]
机构
[1] 渤海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2]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3] 怀化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4] 湖北经济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学习; 教育; 智能导学系统; 机器学习;
D O I
10.13966/j.cnki.kfjyyj.2019.05.004
中图分类号
G434 [计算机化教学];
学科分类号
040110 ;
摘要
近年来,人工智能在自适应教育中扮演的角色至关重要。本文基于2019年5月在北京召开的第三届人工智能和自适应教育大会(AIAED 2019)报告、小组讨论及相关文献,从教育和学习理论、智能技术、学习工程和应用实践四方面对会议内容进行了梳理和阐述,提炼出教育技术领域正在发生的五项重要趋势:1)以人为本;2)跨学科研究;3)共同的理论研究框架;4)实证主义研究导向;5)科技企业的研究新势力。本文对自适应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有所启迪,对把握教育技术研究发展前景也有所帮助。
引用
收藏
页码:33 / 48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任重道远: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困境与突破 [J].
郑勤华 ;
熊潞颖 ;
胡丹妮 .
开放教育研究, 2019, 25 (04) :10-17
[2]   国外教育人工智能的研究热点、趋势和启示 [J].
陈颖博 ;
张文兰 .
开放教育研究, 2019, 25 (04) :43-58
[3]   论信息化教育的数据基础 [J].
杨开城 ;
陈宝军 .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9, 31 (04) :19-25
[4]   谈一篇论文意义上理论研究的逻辑之“真”——兼及“论证”与“议论”的分析 [J].
李艺 .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9, 31 (04) :26-36
[5]   技术融入教学的理路重建:过程哲学视域 [J].
卢强 .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9, 31 (04) :47-55+85
[6]   教育研究的去芜存菁之路:从多模态叙事到证据公平——美国AERA 2019年会述评 [J].
吴忭 ;
彭晓玲 ;
胡艺龄 .
远程教育杂志, 2019, 37 (04) :13-23
[7]   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逻辑起点与边界——以知识学习为例 [J].
宋灵青 ;
许林 .
中国电化教育, 2019, (06) :14-20
[8]   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伦理失范及其治理 [J].
陈晓慧 ;
卢佳 ;
赫鹏 .
开放教育研究, 2019, 25 (03) :53-59
[9]   新时代教育技术学科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兼论教育部撤销部分高校“教育技术”本科专业的反思 [J].
何克抗 ;
李晓庆 .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9, 31 (03) :12-17
[10]   增强现实技术能促进学习吗?——基于2010-2018年国际英文期刊35项研究的元分析 [J].
倪慧文 ;
胡永斌 .
开放教育研究, 2019, 25 (01) :6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