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融入教学的理路重建:过程哲学视域

被引:5
作者
卢强
机构
[1]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
信息技术; 教育改革; 过程哲学; 教育本真; 发展理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0-057 [教育技术学];
学科分类号
040110 ;
摘要
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对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起着关键作用已成为共识。然而当前我国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的影响远没有达到人们所描绘的应然之态。何以如此?人们在认识、理解和处理技术与教学融合问题时仍囿于机械论世界观、还原主义认识逻辑和过于张扬工具理性的实践路径,以致于充满创造性、过程性和整体性的技术融入被简化为技术与教学的垒加。执持过程、关系、整体世界观与认识逻辑的过程哲学为理解技术融入问题提供了新思路。过程哲学视域下的技术融入教学,在形态上表现为以"事件"展开的动态发展过程,在过程上表现为融入理念的历险与融入实践的创造,在结果上表现为互融、互构与互生的统一有机体,这既是一种过程,又是一种结果。为此,技术融入教学作为一种"主观见之客观"的追求教学应然的实践活动,既要在融入目的上彰显教学应有之义,又要在设计时体现整体、复杂与弹性的融入策略;既要凸显过程、创造与生成的融入实施路径,又要运用具体性的技术融入评价模式,超越评价中"具体性误置的谬误"。
引用
收藏
页码:47 / 55+85 +85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1]   反思与重构:信息技术背景下的教学样态 [J].
杨秀芹 .
现代教育技术, 2017, (10) :41-47
[2]   技术融入教学的实践逻辑、现实冲突与未来走向 [J].
卢强 .
电化教育研究, 2016, 37 (02) :10-17
[3]   技术扩散视角下信息技术与学校教育融合的若干思考 [J].
杨浩 ;
郑旭东 ;
朱莎 .
中国电化教育, 2015, (04) :1-6+19
[4]   追寻常态:从生态视角看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 [J].
任友群 ;
吴旻瑜 ;
刘欢 ;
郭海骏 .
中国电化教育, 2015, (01) :97-103
[5]   信息技术与教学缘何难以深度融合——兼论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时需正确处理的几组重要关系 [J].
蔡旻君 ;
芦萍萍 ;
黄慧娟 .
电化教育研究, 2014, 35 (10) :23-28+47
[7]   新课改 新课堂 新跨越——教育系统如何实现信息技术支持下的重大结构性变革 [J].
何克抗 .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3, (04) :3-8+18
[8]   对教育技术“工具理性”的批判 [J].
李芒 .
教育研究, 2008, (05) :56-61
[9]   复杂性理论与教育的复杂性研究 [J].
司晓宏 ;
吴东方 .
教育研究, 2007, (11) :58-62
[10]   简论基于过程哲学的课程思维方式转变 [J].
张香兰 .
课程教材.教法, 2007, (05) :14-16